大巴山的夜雨敲打著巖穴,蘇婉兒靠在石壁上擦拭趕尸杖,指尖突然觸到杖頭青銅鈴鐺的接縫
——
那是老煙桿師伯握了二十年的位置,銅鈴表面的銀鈴紋下,竟藏著若隱若現(xiàn)的北斗刻度。
"云生哥,"
她舉起鈴鐺對著篝火,發(fā)現(xiàn)七枚小鈴分別刻著
"天樞天璇
"等北斗之名,"
這鈴鐺能轉動,像極了天師府的星位鎖。"
張云生的道袍還滴著水,聞言湊過來,七星劍穗的銀鈴與趕尸杖產(chǎn)生共振,竟在地面顯形出半透明的北斗陣。他突然想起師娘阿秀的叮囑:"當年師傅說,趕尸派與天師府的信物相通,五方令歸位時,銀鈴會顯真容。"
李二狗的摸金符突然貼住鈴鐺,羅盤指針與北斗刻度同步轉動:"爺爺我看見鈴鐺底部有凹槽!和五方令殘片的形狀一模一樣。。。。。。"
史密斯的手電筒光柱掃過鈴鐺,銀質十字架與青銅表面碰撞出火星:"梵蒂岡典籍記載,東方的星位鎖需要五行方位驅動,老煙桿先生的鈴鐺,怕是天師府早年埋下的鑰匙。"
蘇婉兒的銀飾碎片突然發(fā)燙,她想起老煙桿臨終前魂火融入鈴鐺的場景,試著將南方火令殘片嵌入
"天樞"
位:"阿爹的魂火在鈴鐺里,或許密碼和五方令的方位有關。"
青銅鈴鐺突然發(fā)出清鳴,七枚小鈴開始自動旋轉,蘇婉兒看見,每枚鈴鐺的背面都刻著五方令的星紋
——"天樞"
對應東方木令,"天璇"
對應南方火令,依次與五方星位吻合。
"是五方令的方位密碼!"
張云生將剩余四枚令殘片嵌入對應星位,"當年師傅將五方令的開啟順序刻在趕尸鈴上,只有天師府傳人能解讀。"
當最后一枚中央土令嵌入
"搖光"
位,趕尸杖突然爆發(fā)出強光,杖頭銀鈴顯形出立體星圖,每顆星點都對應著他們曾探尋的地脈眼:丹霞山的朱雀、秦嶺的白虎、辰州的玄武。。。。。。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