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周姐召集了全國線上發(fā)布會籌備會議。
“我們要把這件事公開化,讓公眾看到真相?!彼龍远ǖ卣f,“你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我點點頭:“我愿意面對一切質疑,只要能推動公益更透明、更有效。”
這句話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
從做自媒體開始,我就一直想告訴大家,普通人的聲音也可以影響世界。
哪怕只是一個外賣小哥,也能做出改變。
而現在,就是證明它的時候。
發(fā)布會定在明天上午十點,主題是:“陽光下的公益:透明、效率與未來”。
我坐在會議室里,看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消息和媒體采訪請求,突然感到一陣疲憊。
但這不是放棄的理由。
我想起那個在直播中哭著講述家庭困境的女孩孫雨婷,想起王志遠低著頭時的眼神,也想起趙慈善家對我說的話:“做公益,不只是幫別人,更是救贖自己?!?/p>
如果我只是為了流量去做這些事,我大可以選更容易博眼球的方式,比如揭露名人丑聞、編造虛假故事。
但我選擇記錄真實的苦難,分享真實的希望,是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值得更好的模樣。
傍晚五點半,我已經回到總部辦公室,正在整理發(fā)布會上要用到的資料。
這時,吳記者發(fā)來消息:“林先生,您有空接受一次獨家專訪嗎?”
我看了眼時間,點頭同意。
她帶著攝像師進來時,我正站在窗邊,望著遠處漸暗的城市天際線。
“林先生,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她調整了一下麥克風,“最后一個問題——您是否后悔選擇這條路?”
我轉過身,看著鏡頭,輕輕一笑。
“如果我不做,就永遠沒人知道……”我望著鏡頭,輕輕一笑。
“如果我不做,就永遠沒人知道,善意也可以很強大?!?/p>
吳記者點點頭,示意攝像師收工。
她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敬意,也夾雜著幾分復雜的情緒。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一個外賣員,怎么就成了公益的代言人?
可這個世界從不缺質疑者,缺的是愿意走下去的人。
采訪結束之后,我送他們離開辦公室,站在門口看著電梯門緩緩合上。
整個空間突然安靜下來,只有中央空調低沉的嗡鳴聲回蕩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