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编崅商綑z查他隨身物品后冷笑,“專業(yè)銷毀證據(jù)的殺手,專接見不得光的活?!?/p>
我喘著粗氣,低頭看著懷中的日記本。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封皮上,一行褪色鋼筆字隱約可見:
“火種不滅,薪傳于野。”
我指尖微微發(fā)抖。
母親,你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而那個X,又為何要在你照片前,供奉如祭?
窗外,雨勢漸歇。
東方天際,裂開一道微光。
我顫抖的手指翻開那本深褐色的布面日記,紙頁泛黃,墨跡斑駁,卻一筆一劃刻著歲月無法抹去的重量。
“火種不滅,薪傳于野?!薄@行字,像是某種誓言,又像是一道詛咒。
第一頁,陳國棟的字跡工整而沉穩(wěn):“2003年春,聯(lián)盟初立。我們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不讓五千年文明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斷流?!蔽业男拿偷匾豢s。
這不是一個普通文化組織的宣言,而是一場無聲抗爭的開端。
一頁頁翻下去,那些我以為早已湮滅在歷史塵埃中的名字、技藝、地點,逐一浮現(xiàn)。
漆灰塑形術、古法織金錦、失傳的敦煌彩繪調(diào)色譜……這些不僅僅是技藝,更是一整套被遺忘的文明密碼。
而最讓我脊背發(fā)涼的,是反復出現(xiàn)的一個詞——火種源。
“他們來了。”陳老在某一頁寫道,筆跡陡然凌亂,“不是來保護,而是來掠奪。他們稱自己為‘文明的守門人’,實則是權力的寄生者。他們要的不是傳承,是壟斷——用文化作為工具,操控未來的話語權?!?/p>
我呼吸一滯。
火種源……不是虛構?
它早已存在?
而火種基金會,那個近年來以“科技賦能傳統(tǒng)文化”為名迅速崛起的龐然大物,難道從一開始,就是它的偽裝?
我繼續(xù)往下讀,直到一段話讓我如遭雷擊:
>
“最痛的背叛,從來不是來自敵人,而是你親手點燃的火,反照出你身后那雙冰冷的眼睛?;鸱N源的首領,曾是我最信任的學生?!?/p>
我猛地合上日記,心臟狂跳不止。
肖瀟然站在我身旁,臉色蒼白:“林致遠……你有沒有想過,X,就是火種源的人?他收藏你母親的照片,不是偶然。他在追什么?她在當年,到底做了什么?”
我沒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