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名下的‘火種基金會’雖然沒有龐大資金,但如果聯(lián)合幾家民間資本,以保護非遺為由發(fā)起定向收購,是可以操作的。”他翻開一份文件,“這三家企業(yè)中,兩家股權結構相對分散,只要我們能在接下來幾天內完成談判,還有機會。”
我沒有猶豫太久,立刻撥通吳顧問和謝明遠的電話。
整整三天,辦公室燈火未熄。
我們聯(lián)系了五家本地文化投資機構,逐一登門拜訪。
起初不少人對我們的計劃持懷疑態(tài)度,但在李文化學者出具的非遺教育研究報告、張非遺傳承人帶來的古法造紙新發(fā)現(xiàn),以及王文化活動策劃人提供的文創(chuàng)產品商業(yè)模型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不僅僅是一場文化保衛(wèi)戰(zhàn),更是一次極具潛力的投資機遇。
第四天清晨,我們終于完成了對其中兩家企業(yè)的控股權收購。
消息傳來的那一刻,整個團隊都沸騰了。
“我們贏了!”謝明遠激動地拍案而起。
我卻只是長舒一口氣,望著窗外初升的陽光,心中卻沒有絲毫輕松。
而就在這時,張老出院的消息傳來。
我趕到作坊時,他正坐在那張熟悉的木桌前,手里握著一張泛黃的紙片,眼神里透著一種久違的光亮。
“致遠,”他將紙片遞給我,“這是我父親留下的?!?/p>
我接過一看,上面寫著一組復雜的配方比例,還附帶了一些從未見過的工藝說明。
“這是祖?zhèn)鞯拿刂婆浞?,能讓紙張保存年限提升到百年以上?!睆埨系穆曇粲行╊澏叮拔以疽詾樗呀?jīng)遺失了……”
我心中一震,立刻意識到這個發(fā)現(xiàn)的重要性。
“我們得立刻啟動‘古法造紙復興計劃’?!蔽覉远ǖ卣f。
當天下午,我就找到了王文化活動策劃人。
她聽完后,眼睛亮了起來:“我們可以推出限量版文創(chuàng)產品,比如聯(lián)名筆記本、書法套裝,結合非遺故事做品牌宣傳。這樣既能推廣技藝,也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p>
我點頭:“就這么辦?!?/p>
正當眾人沉浸在勝利與希望交織的喜悅中時,我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
一條陌生號碼發(fā)來的信息跳出屏幕:
“你救得了技藝,救得了人心嗎?”
我愣住了,還未反應過來,手機又接連彈出幾條消息——
社交平臺上,一段視頻開始瘋傳。
畫面中,一群身穿傳統(tǒng)服飾的年輕人高喊口號,情緒激動,沖擊某大型商場大門,場面混亂不堪……
我心跳猛然加快,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攥住了我的心臟。
“這……怎么回事?”
而此刻,我還不知道,這一切背后,藏著更深的陷阱。
喜歡逆襲人生:外賣小哥的都市風云請大家收藏:()逆襲人生:外賣小哥的都市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