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社區(qū)活動中心門口已經站滿了人。
陽光剛剛灑在地面上,空氣中還帶著晨露的涼意。
我站在門口,看著那些熟悉的面孔——曾經一起送外賣的老兄弟、社區(qū)里的街坊鄰居,還有幾位來自不同行業(yè)的專家。
他們有的是朋友介紹來的,有的是主動找上門的,而今天,我們將要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
“城市公平發(fā)展基金會”這個名字,是我親自起的。
它不僅僅是一個組織,更是一種信念的延續(xù)。
會議室內布置得很簡單,幾張長桌拼成U型,投影儀掛在墻邊,幾臺筆記本電腦和文件堆疊在一起。
氣氛緊張而有序,每個人都清楚,這將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戴行業(yè)分析師首先發(fā)言。
他是個五十歲上下的男人,穿著西裝,頭發(fā)一絲不茍,說話節(jié)奏緩慢卻極具邏輯性。
“林先生,從市場趨勢來看,當前消費者對品牌透明度和社會責任感的關注指數(shù)比去年增長了近40%。”他說著,調出了一份詳盡的報告,“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正在被重新定義,而你的公眾形象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風口。”
我點點頭,心里其實早就明白這一點。
自從那次央視訪談之后,我的自媒體賬號粉絲暴漲,訂單量也翻了幾倍。
但我很清楚,這一切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所以我們要怎么做?”我問。
宋品牌策劃師接過話頭,她是個三十出頭的女人,穿著一襲簡約的職業(yè)裝,眼神中透著精明與干練。
“我們需要一場全面的品牌升級計劃?!彼f,“我給它取了個名字——‘真實力量’?!?/p>
她打開ppt,屏幕上跳出幾個關鍵詞:短視頻傳播、線下公益活動、高校青年創(chuàng)業(yè)扶持項目。
“這不是一次營銷,而是一場價值傳遞?!彼^續(xù)說道,“我們要做的不是賣產品,而是讓每一個看到你故事的人,感受到真實的力量?!?/p>
我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宣傳片我來拍?!?/p>
她有些驚訝,“你是主角?”
“是?!蔽艺f,“這是我自己的故事?!?/p>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里,我們敲定了拍攝方案,選定了第一支視頻的主題:《我是誰》。
那是關于我如何一步步從外賣員走到今天的自述,也是我對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回應。
上午十點半,會議結束。
我走出活動中心,陽光已經變得熾熱,但我的心情卻格外平靜。
可還沒等我喘口氣,手機就震動了起來。
是肖瀟然發(fā)來的消息:“梁競爭對手高管剛剛發(fā)布聲明,指控你涉嫌壟斷基層配送資源。”
我心里一沉。
梁這個人我不陌生,他是新興商業(yè)勢力的代表,野心不小,擅長借勢打勢。
他這一招,明顯是在輿論場上先下手為強,想讓我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