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歸還,是調包?!蔽乙а?,“他們準備把真本運走,留個贗品應付調查?!?/p>
我們立刻聯(lián)動國際刑警組織東亞聯(lián)絡處,通過跨境協(xié)作機制鎖定該運單,并請求德國海關在法蘭克福中轉站實施臨時扣押。
時間緊迫,必須搶在飛機起飛前攔截。
當夜,雨霧籠罩著歐洲貨運樞紐。
我們在指揮中心盯著實時監(jiān)控畫面,心跳隨每一秒倒計時加劇。
凌晨兩點十七分,一輛標有敦豪(dhL)標志的冷藏車駛入安檢區(qū),x光掃描顯示貨柜內有一件用蜂窩紙板嚴密包裹的“畫作”。
開箱那一刻,所有人屏住呼吸。
剝開層層偽裝,那本泛黃的《鄉(xiāng)土志稿》靜靜躺在防震墊上,封面上朱紅大印依舊清晰。
但更令人震驚的是,在書脊夾層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張微型Sd卡。
數據恢復后,屏幕上的內容讓辦公室陷入死寂——
三十六本不同姓氏的村志電子檔案,按地區(qū)分類標注:“估值完成”、“待拍賣”、“已簽約”。
每一份都附有掃描件與市場分析報告,仿佛這些承載百年記憶的紙頁,不過是待價而沽的商品清單。
“這不是偶然犯罪?!蔽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文化掠奪網絡。”
他們偷走的不只是歷史,是在斬斷千千萬萬個家族的來路。
三天后,陽光灑落在記憶基地廣場。
歸書儀式上,百名兒童手繪的玻璃屏風在晨光中熠熠生輝,圖案是祖輩遷徙的山河路線。
我把村志放入恒溫柜時,手指微微顫抖。
這一刻,不只是歸還,更是宣告——我們的根,不容買賣。
我站在臺上,面對鏡頭宣布成立“失脈追索聯(lián)盟”,聯(lián)合十二國啟動“文化根脈保護計劃”。
何會長站在我身旁,望著天空中由投影映出的首頁文字,輕聲說:“這一次,我們不只是找回一本書?!?/p>
夜幕降臨,星光與字跡交融,仿佛祖先的目光穿越百年歸來。
就在我轉身欲離場時,一個身影悄然走近。
陳文化融合大師手里捧著一本裝訂粗糙的手冊,眉頭微蹙:“有位老匠人昨夜來找我……他說,你父親臨終前托他保管一樣東西?!?/p>
他頓了頓,聲音忽然低下去:
“一把銅鑰匙。說是……能打開老祠堂地窖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