嘰嘰喳喳查漏補(bǔ)缺,說的格外詳細(xì)。
此時1枚秦半兩的購買力約等于后世的2-5塊錢,一斗柿子因?yàn)閮Υ娣绞降牟煌蠹s在2-6斤左右。
如此,可算高購買力了。
當(dāng)然了,這僅限于低端作物。
若是更高端的鹽糖布帛等,秦半兩又顯得格外不值錢了。
秦時一邊含笑點(diǎn)頭,一邊又接著追問:“既然腌柿和干柿能在年節(jié)時賣的更貴些,怎么還要賣鮮柿果呢?”
貴人的問題一點(diǎn)不難,童子們都能答得上來。
只是涉及到制作方面,他們就不如大人們仔細(xì)了。
倒是婦人們對此很有一番牢騷。
聊的久了,對方又一直含笑垂問他們這些小事,于是便也不覺得有什么害怕的了。
此時說到興頭上,竟也有兩分村頭閑聊的滋味。
“唉!貴人有所不知,這柿果并不是在枝頭就能熟得甜蜜蜜的,需要咱們在青中轉(zhuǎn)黃時就趕緊摘下來,然后放在甕中,再放一枚梨果或者萇楚果,這樣遮蓋上三五天才會成熟?!?/p>
“否則就是澀的?!?/p>
“只是做成腌柿,需要催的將熟未熟、還帶著硬度時才可做,用生石灰也常調(diào)配不好,做出來的不成……”
秦時啞然。
如今沒有食品級生石灰,普通百姓用的都是工業(yè)級,粗糙且未過濾,失敗率自然高了。
但因?yàn)樘砑恿繕O少,大家吃的劑量也不會太多,之前在咸陽宮過濾紅糖時的生石灰,因?yàn)槭且I(xiàn)入宮中的,已然經(jīng)過層層清洗篩選,秦時這才看著少量用上。
不然,這個劑量盡管對人體倒說不上什么致命的傷害,總之也還是有些不好的。
當(dāng)然了,除了用生石灰,還可以用鹽糖辣蓼草來腌。
但辣蓼草腌制脆柿更合適。
鹽……秦國因?yàn)槿丝谏?,百姓到是有足夠的鹽吃,但價格高昂,日常用量都省之又省。
為腌柿果,實(shí)在是承擔(dān)不起。
糖……沒有離心機(jī),白糖做不出來,紅糖才剛在咸陽宮中散開,民間只有些許飴糖,這個腌制是不成的。
“干柿片也是如此,若熟過頭了,就沒法做?!?/p>
“太生也不行,但不管生熟,曬制過程中都還容易腐壞……”
這個相比腌制倒簡單一些,切片后沸水焯燙,然后晾曬即可。
但一來,如今沒有塑料袋,做不到完全密封,晾干后的柿片仍保有20%的水分,很容易壞掉。
二來,晾曬過程中還要看天氣,若天氣不好,潮濕或有雨水,發(fā)霉長毛也是正常。
至于烘干……
如今園林山地皆屬大王私有,或稱國有,百姓上山砍柴打獵,還得貴人允準(zhǔn)、或者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