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上頭不知名字符一個一個跳動,他在心中大約對應著日期和文字,也頗有成就感。
然而那文字從規(guī)律的數(shù)字字符跳動,驟然又轉(zhuǎn)成了另外兩個筆畫復雜的字。
他不禁疑惑的又重新調(diào)整,再看一遍:
“敢問王后,為何此時多顯出來字符?”
簡體字的數(shù)字筆畫十分好認,他多看兩遍就能對應的來。偏偏在【九月初三】這日,旁邊會多出文字來。
左右再切換,九月初四與初二都并無異常。
秦時看了看,笑得很是隨意:“二十四節(jié)氣么,九月初三對應節(jié)氣乃是霜降,因而上頭會有提醒。”
“所謂霜降前后,種麥不愁——我秦國如今種麥的人不多,這習俗諺語就只聽聽便好?!?/p>
太史令沉默下來。
片刻后,他將腕表恭敬放回一旁的托盤,而后問道:
“老臣斗膽,對此寶頗有興趣,不知可否賞老臣鉆研些許時日?”
“這有何難?”
秦時等的就是這句話。
姬衡說的沒錯,圭表在秦國并非無有替代。
身為上位者,她若非習慣了,日常連自己看時辰的需求都沒有,自有下屬會時刻回稟。
太史令便是將此物拿回去拆了,她也覺得值。
眼看著對方歡喜又激動地抱著匣子迅速出了殿門,仿佛此次前來,就只為了這枚腕表,秦時不由失笑:
“待下午,太史令不會又想起他未完成的事,還要再來求見吧?”
倒是赤女在一旁微笑:
“王后曾對著腕表說節(jié)氣調(diào)整,以及歷法,如今將腕表交由太史令,是有意令他鉆研嗎?”
秦時看她一眼。
天文歷法一事,關(guān)乎王權(quán)正統(tǒng),在她有若干關(guān)于民生的諫言要說之前,并不好拿這個再去跟姬衡直說。
但若是負責天文歷法的太史令主動察覺呢?
霜降啊……
她還有24節(jié)氣種植歌呢,雖然要種植的許多東西,如今秦國都還沒有,但漢朝有二十四節(jié)氣,有太初歷,有絲綢之路,秦國也遲早會有的。
天文歷法對于國家來說,是對農(nóng)時的校正。
對于農(nóng)民來說,能讓文化貧瘠的他們能更準確的把握天時,增產(chǎn)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