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枚?!?/p>
“若造紙有功勞者,再賞五十。”
如今正值豐收季,這50枚秦半兩倘若收粟,已然足夠一斗有余了!
而如今,以匠人的家資,他們這等壯年男人,一日也不過舍得吃五六兩有余……這五十枚秦半兩,足夠一個月的糧食了!
工匠們大喜,而后忍不住狠狠以頭觸地,這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站了起來。
這才只做第一次,便得了這般豐厚的賞。那倘若做的再好些,再雪白些,再細膩光滑些呢?
大家心臟怦怦跳,雖束手束腳站在原地,卻難以忍住眉宇間的喜色。
少府卿也同樣大喜。
以秦時如今的身份,賞他顯然不大合適。
但自己麾下有匠人受賞,豈不是對他工作的大大肯定?聽聞這位貴人又獨得秦王信重……
哎呀!
少府卿也頓時眉飛色舞起來。
而秦時已經仔細問起匠人流程了,匠人們趕緊回稟:
“先是選了上好的構皮,只是要的匆忙,因而有嫩皮老皮一起夾雜……”
他說著便懊惱起來。
雖不知這樣對紙張有什么影響,卻顯然應該再精挑細選一番的。老皮做一份,嫩皮做一份,老嫩搭配再做一份,這才顯得他們更認真??!
古法造紙嘛,無非就是那幾個流程:浸泡—蒸煮—舂搗—打漿—抄紙—壓制—晾曬……
這一步一步,匠人們全是按她的吩咐小心驗證,大膽嘗試。
中間也有作廢的,但因為前期準備夠多,因而并不耽誤工期。
“只是……”
匠人稟告到這里,又小心更低了頭:
“只是這紙張揭開來晾曬后,并不是現在這般平整。反而摸起來粗糙脆碎,雜質頗多?!?/p>
“因而、因而小人等,便又小心用砭石打磨一番……”
秦時愣了一會兒,這才想起來,古法造紙因為做不到工業(yè)化的細膩,因此【砑光打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
她描述時忘了說,卻沒想到對方為了能在貴人面前達到最好狀態(tài),卻已然無師自通去打磨了。
她點頭:“想出這個法子的匠人,再賞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