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階下烏泱泱大群黔首為王后的和善心頭惴惴——他們不想給貴人干活,只想快些回鄉(xiāng)!
但……
就是再實誠的黔首,也知道貴人是不容忤逆的。
大家沉默良久,最終還是有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行了禮——
“回王后,小人,小人沒有妻兒,家中只有寡母,不知可否一同帶來?”
他們來時坐的是關(guān)中戰(zhàn)船,又穩(wěn)又快,除了暈船有些難受外,竟是最舒服的一次趕路。
連召集他們都舍得出動戰(zhàn)船,貴人種之事定然十分重要,又哪里會輕易放過他們?
還不如將阿母帶上,娘倆不論是死是活,好歹不用像之前征發(fā)戰(zhàn)場那樣牽掛著了。
人都有從眾心理,有些事,只要有人開頭,自然有人會跟隨。
有這人當先,其余諸人到底也都還同意了。
除了畏懼貴人之外,實在是——便是回到家鄉(xiāng),他們的稅交完之后,家中仍剩不下一顆粟米了!
既如此,還不如在貴人田莊里先混口飯吃吧,多活一日算一日。
秦時不在乎他們心里作何想——她承諾了,就會做到。對方不敢,她也沒有太多功夫一點一點去博取信任。
等到在田莊生活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至于不情愿會不會導致效率低下……
身為農(nóng)人,便是滿心不情愿,站到地里看到莊稼,定然也是舍不得糟蹋的。
這世上,不僅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啊。
她含笑應允:“家中父母無人照料的,也同樣可以一并帶來——赤女,你安排郎官去同內(nèi)史一并商量籌辦此事吧?!?/p>
多個人多張嘴,但現(xiàn)在的人可沒有不干活的!大王既說田莊廣袤,那多一人少一人,壓根沒什么區(qū)別。
赤女面對朝堂官員,多少是有些經(jīng)驗不足。可如何安撫調(diào)理這些與她同一出身的黔首們,她卻是格外有信心:
“諾?!?/p>
?
?來啦!不好意思耽誤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