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赤女重新鋪紙磨墨,將之前那疊構(gòu)皮紙置于書桌的臺子上。
秦時便如同抄曲譜一般,一邊對照著上頭的言語,一邊用篆字書寫——
可恨如今將簡化字普及會耗費不少功夫,且她抄的內(nèi)容,又有諸多不可見人之處。
如今這番苦力活兒,就只好自己做了。
但,好在自己的篆字,如今倒越發(fā)工整了。
她苦中作樂,又開始琢磨起這制鹽,到時交由誰來負(fù)責(zé)?
之前說是不急,但有商人合作,待明年,倘若能連同糖茶一起帶到西域去,不知又能換回多少戰(zhàn)馬與物資?
因此秦時還是把這事項提出來了。
制鹽法并不麻煩,她只需簡單謄抄,就可以著手安排人去做了。
而恰在此時,有黃門來報——
“已故燕太尉之子,燕琮燕小郎求見?!?/p>
秦時立刻有了人選!
此前她安排燕琮去解決罪役【狀】的家仇,還有其中牽連的魏武卒。
本來三兩日可成的事,但陽陵距離咸陽并不算遠(yuǎn),不知為何卻耽誤至今。
如今她還記得對方在馬車中說【秦律不可違】的守正不橈之態(tài)。
有這般人品,她若想找人既不過分苛待鹽工,又不會中飽私囊,豈不是萬分合適?
至于那名罪役【狀】——對方雖有行刺之嫌,倒也可以說是受了惡人蒙蔽。
又有家仇,寧愿一死以報。
也算是有人品。
只不知如今服罪狀態(tài)如何,倘若得用,待來年安排前去西域一行。他那被魏武卒調(diào)教過的武力值,想來也會有大用。
……
而與此同時,在章臺宮,監(jiān)御史王雪元也千里迢迢自東郡前來復(fù)命。
同時,還帶來了【隕星刻字】的罪魁禍?zhǔn)住?/p>
“大王!臣王雪元,不負(fù)大王所托!”
章臺宮的玉階下,監(jiān)御史王雪元深深拜下。
面上再也沒有昔日在咸陽位列三公的風(fēng)度與神采,反而黢黑油亮,飽經(jīng)風(fēng)霜。
姬衡早從東郡郡守的奏書中得知他的所作所為,而今等他面君,已然許久。
但臺下王雪元雖面目滄桑,可抬頭回稟時,卻神采奕奕,眸中湛亮,顯然此番出行所獲頗多。
如今姬衡聽他細(xì)細(xì)講來,眉目揚起,顯然也十分滿意。
若說一開始王雪元心情郁郁,所做之事不過按部就班。
但行至東郡,又意外逢得烏由與巴夫人之后,他有了些許線索,接下來之事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