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瑞思索片刻,問道:“你說我該如何向省府稟明?”
周懷民道:“此全賴縣尊平日剿撫有方,任人之明,方使鄉(xiāng)紳組織有度,眾縣民齊心御敵,方擒了這李際遇?!?/p>
宋文瑞道:“誒~,懷民過謙了,你功勞甚大,我是要為你討個封賞的。”
周懷民道:“縣尊,如今形勢,我在鄉(xiāng)里之間,還能依賴宗族保全性命,若是我升遷別處,本縣難以保全,我亦小命不保?!?/p>
兩人互視一笑。
宋文瑞道:“就依你,你幫我把一眾匪首押解到縣衙,我自會和省府秉明處置。其他部眾送至煤礦懲戒?!?/p>
送走宋文瑞,周懷民行至任莊保民大營平安堂。
對陳世俊笑道:“陳世俊,我今日已與縣尊秉明,王修安王老爺和我一同為你擔保,讓你戴罪立功。望你能傳承發(fā)揚健民之法,強我漢民體魄,壯我民族之力?!?/p>
陳世俊愧道:“往日糊涂,今日方知,為國為民方為大義,我之前也是有這種念頭,只是沒有這樣的格局。”
周懷民道:“咱們農(nóng)會即日起,設文教堂,你先為文教堂知事,可招募人手,多和張國棟討論商議,他之前也擔任村里學堂的算學先生,知曉辦學一事?!?/p>
陳世俊現(xiàn)在也大致知曉,整個農(nóng)會的組織結(jié)構(gòu),沒想到自己既沒有功名,又不是儒學大家,竟能如此被重用。
張國棟點頭道:“這教學之法,改日我?guī)愕街芗覝蠈W堂,可看一下,以此為范本,在全縣鋪開。我們學堂本有禹先生擔任,但禹先生今日得了傷寒,病重不能任事,這辦學堂之事,你就要多費心了?!?/p>
周懷民選定陳世俊為文教堂知事,是有計劃有想法的。
如若選儒學大家,則在教育體制上改革阻力會很大。而用陳世俊此人,以教體切入,非常合適。
如今也只是教授蒙學,為孩童、不識字的村民開蒙,識字算數(shù),此舉任何階級都會賞識贊同。
但若動了科舉體制,那就不是一回事了,面臨的阻力將會排山倒海。
周懷民時常在想,如若有造反機會,啊不,若有舉義機會之時,勢力之內(nèi)的民眾能有多少真正附從呢?
這就要從誰是敵人,誰是朋友來分辨了。
敵人和朋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世界是運動的,矛盾是變化的。
任何力量都是此消彼長。
而最終決定附從率的,只有四個字:意識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