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看著秦時,沒忘記此前在章臺宮說要征伐百越時,對方給出的那些話:
“寡人還當王后不愛征伐,只愛儒家仁政?!?/p>
秦時有些茫然:“我自然不愛征伐——天下興亡,百姓皆苦?!?/p>
“只是,不管是百越還是戎狄,不本該是我秦國的嗎?”
“沒有大王一統(tǒng),讓他們自己發(fā)展百余年,也未曾聽得有什么進步,民生有何順遂富裕。”
“既如此,不如讓大王管理一番好了。”
她好理所當然!
周巨低頭,已然不知該說些什么了。
王后這般殺氣騰騰的話語,倘若叫章臺宮諸位大臣知道,恐怕又要引得群臣議論,王后兇名也要傳出了。
而姬衡也難得沉默。
片刻后他長舒一口氣:“王后有此雄心,可見已有養(yǎng)民治國良策。”
“既如此,咸陽城、雍城與上林苑、阿房宮的工事便暫且停歇?!?/p>
“只驪山地宮與長城、靈渠工事,以及馳道直道修整,如今是停不得的。”
秦時卻已經(jīng)十分滿足了。
難怪史書都稱【忠言逆耳】。
她此前數(shù)次,又是直接說人口數(shù)據(jù),拿水泥畫大餅,又是拿新式琉璃在前方吊著,可姬衡都只提阿房宮,甚至未曾明言暫停工事。
而如今,只說些征伐百越與戎狄之事,對方便已腦補她能令秦國人丁昌盛,因而直言暫停。
她看著姬衡,姬衡也深深回視:
“與民休養(yǎng)生息二三年,可堪王后壯志一酬?”
那自然是不夠的。
但秦時已經(jīng)鄭重拱手:“謝大王信任。”
“這是大王的秦國,來日也當萬邦來賀?!?/p>
來啦!【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有兩種可能來處——
一是漢宣帝定胡碑(沒有證據(jù))
二是由《史記·五帝本紀》中“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以及《后漢書·南匈奴列傳》中班彪給劉秀的奏章“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等語句演變而來。
小時的策略:以退為進不行,那就以進為退。
總之得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