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位從正變得不正,也只在這區(qū)區(qū)八字之間。
后世史書又該如何記載?
他想到的,秦時也同樣想到。
姬衡不在乎,是因為他的強橫足以讓他橫掃一切。
而秦時深吸一口氣,在心中默默測算一番,而后才低聲說道:
“大王,我之來處。乃是2,249年后的秦國。”
事實上,從她穿越的那一刻開始算起,她之來處,當是2,249年后的中國。
若論出生年紀,其實是2222年后。
但,在現(xiàn)代的一切終結(jié)于不治之癥,踏入那片黃土地時,她從未想過自己會由此得到新生。
既然如此,既然可能本就推算不準,那便從她踏上秦國土地的那一刻開始算吧。
但在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秦國,她不知秦王衡二十三年,對應(yīng)著公元前多少年。
此刻也只能按照另一位始皇帝的年份來簡單推算。
倘若不準……
她想想姬衡篤定又自信的神態(tài),此刻便也在心中默默堅定起來。
若是不準,便不準。
她所做的一切,將做的一切,未來可能會救下的許多性命……
通通都不在這生辰八字之間。
至于說是秦國人……
若不如此說,難道還要再為大王講一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
那恐怕在星火點燃之前,她這等大逆不道的思想,就會將自己所經(jīng)營的所有成果都掃蕩得一干二凈。
在后世,大秦早已消失在茫茫歷史中,唯有文字記載著它曾經(jīng)的輝煌與不同。
但在如今,在大婚即將開始時,這一切美好的幻想,秦時最終都不忍打破。
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而后大一統(tǒng)的信念根植,郡縣制延伸到2,000多年后……
這種種一切都證明了,他們的文明正自一脈傳承。
她說自己是2,249年后的秦國人,這此時的中域之國,又何嘗不是未來的中國?
這一章好難寫!但,應(yīng)該寫的比較好理解吧?
秦王衡23年,為方便計算,對應(yīng)的是秦始皇23年,也就是公元前224年。
這樣應(yīng)該可以計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