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貪墨的數(shù)額,正好與軍械的虧空相等。
編纂進入最關(guān)鍵階段時,蘇寧在通州漕運賬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天秘密:每年二百萬石漕糧,竟有四十萬石在賬目上憑空蒸發(fā),標注的都是“漂沒”。
他當即向徐階請命,扮作糧商沿運河南下查訪。
在臨清碼頭,蘇寧親眼目睹漕船底部的夾層……
那些本該裝載漕米的船艙,竟藏著生鐵、硝石,正是走私倭寇的通道!
返京當夜,蘇寧的馬車在通惠河畔遭遇黑衣人截殺。
混戰(zhàn)中賬簿散落一地,眼看就要被奪走,突然從蘆葦叢中殺出十幾個漕幫漢子,拔刀相助:
“蘇大人清查虧空,是為我們纖夫做主!這些年‘漂沒’的漕糧,都要我們賠補,不知逼死了多少人家!”
次日朝會,嚴黨果然發(fā)難,彈劾蘇寧“結(jié)交江湖匪類”。
正當劍拔弩張之際,張居正出列呈上密折……
上面詳細記載著漕運賬目與沿海剿倭繳獲的贓物清單,各項數(shù)據(jù)完全吻合。
嘉靖帝看著那份密折,怒極反笑,當庭將鎮(zhèn)紙擲在地上:
“好個‘漂沒’!朕的漕糧,原來都漂到倭寇手里去了!”
滿朝文武跪倒一片。
蘇寧抬頭望向殿外,雪花正從灰蒙蒙的天空飄落,這個冬天,注定不會平靜了。
而嚴嵩和嚴世蕃父子倆意識到嘉靖這是要向他們下手了,心里不由得有了一種兔死狗烹的悲涼感。
……
嘉靖四十四年的初春,當最后一道晨曦透過文淵閣的雕花木窗,灑在剛剛謄抄完畢的《嘉靖會計錄》上時,整個翰林院陷入一種不真實的寂靜。
七十一卷賬冊整齊地碼放在檀木案上,泛著嶄新的墨香。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呂芳的聲音打破了寧靜:“皇上駕到……”
滿院翰林齊齊跪倒。
誰也想不到,二十余年不曾踏足文淵閣的嘉靖皇帝,竟會親自前來。
嘉靖帝一身玄色道袍,緩緩走過跪伏的群臣,最終在那堆賬冊前停下。
他蒼老的手指撫過燙金的封面,動作輕柔得仿佛在觸碰易碎的夢境。
“蘇愛卿,”皇帝突然開口,聲音沙啞,“你可知朕為何多年不修此錄?”
不等蘇寧回答,他便自問自答:“滿朝文武都說朕沉迷煉丹,不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