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嘉理了理神智,長出一口氣,旋即將話題引到了今日的正題之上:
“王五,城中棺材鋪空空,但我家中又有長輩逝世,你愿意用我家中的木料,為咱們打一副棺材嗎?”
不問能不能做,只問愿不愿。
雖只是一個小細(xì)節(jié),可卻也能瞧出余幼嘉獨(dú)斷的脾性。
王五聞言,大驚失色:
“可,可我從未做過棺材。。。。。。”
木活和棺材雖然都是木工活計(jì),但一個從未接觸過棺材的木匠,當(dāng)真能打出棺材嗎?
況且。。。。。。
王五斟酌道:
“小恩公有所不知,棺材的槨身通常是取一大截樹干,拋皮掏空,掏出容身之位,講究的是一氣而就?!?/p>
“您家中的木材是我送來的,我再清楚不過,最粗也不過只有大腿粗,要是做棺材,只能鋸成大小合適的木塊,鉚接拼合。。。。。?!?/p>
時人最怕縫隙漏痕,更別提是棺材這種需要封死的物什。
他本就沒有做過棺材,這回又只能用雜木拼接,但凡有一絲紕漏。。。。。。
余幼嘉幾不可查的嘆了一口氣:
“你或許沒有聽清楚,我再說一遍罷——
如今,棺材鋪中空空,城外木料價格飛漲,若是你不做,我家中長輩等棺材,只怕要等到猴年馬月,尸身更無法遮掩?!?/p>
是的。
雖與二娘等人信誓旦旦,看著穩(wěn)如泰山。
但余幼嘉清楚——
等,等,等。
等到什么時候去呢?
若是明年開春境況仍不好呢?
若是周邊縣城也沒有棺材呢?
就如余家人糾結(jié)選什么棺材,致使兩副棺材都稍縱即逝一樣。
有些事,看似還有抉擇,但從一開始,每個人都沒有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