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童從商行沖出,舉著剛到手的糖人從余幼嘉身邊跑過,帶起一陣小小的歡鬧。
他們一路玩鬧,一路跌跌撞撞,直到撞上碰巧落腳于崇安的游人。
游人好脾性的摸摸他們頭頂,旋即抬腳走進城西三層高的客棧去尋崇安獨有的‘葡萄酒’喝。
客棧內(nèi)堂倌的唱喙聲、酒客的劃拳聲、后廚鍋鏟與鐵鍋的碰撞聲,門前拴著的各色駿馬不耐地踏著蹄子,鈴聲雜亂,匯成一股洪流。
自從商行建立,開城迎四方客以來,此等喧囂常有。
而越靠近城墻,則是磨坊的巨大水輪吱呀轉(zhuǎn)動聲越響,飛濺的水珠時不時落到馱著眾多甘蔗的騾馬之上,惹來一陣綿長的吭氣聲。
若說城內(nèi)是香,甜香,酒香,那外城就是‘聲’。
護城河的水聲、柳梢的風(fēng)聲、以及遠處學(xué)堂傳來的隱約讀書聲,廣闊而寧靜。
余幼嘉便是在萬聲雜糅的天地之中,碰上正靠在木碑林中發(fā)呆的黃氏。
而黃氏靠的木碑,余幼嘉也有些眼熟,若她沒記錯的話,正是寫有呂氏生平的木碑。
余幼嘉稍稍一頓步,到底還是走了過去。
黃氏果如二娘所說,整個人比起從前清瘦許多,周身那副咋咋呼呼的氣質(zhì)更是早已消散殆盡。
她只是靠著木碑,將手邊不知從何處采來的濕草藥拍去泥土,摘去枯葉,又分門別類的一一收入身旁草藥筐之中。
余幼嘉站著看了一會兒,出聲喚道:
“二嬸娘?!?/p>
黃氏抬起頭,露出一張略略有些倦意與麻木的臉,余幼嘉沉默幾息,又道:
“天色將暗,回去罷?!?/p>
黃氏又低下頭去,一邊分著剩下的草藥,一邊輕聲回答道:
“小娘子,我再理理草藥,多記幾遍,若是我記得多一些,若是我能早些去識藥,說不準(zhǔn),我就不會誤會。。。。。。我得學(xué)。。。。。?!?/p>
余幼嘉陪在一側(cè),黃氏分了多久草藥,她也站了多久。
黃氏的天資并不高,幾種草藥來來回回的記,用的時間很長,可卻當(dāng)真一次也沒出過錯。
余幼嘉看著看著,終在天光將墜的前一瞬,開口問道:
“你這是知道呂氏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