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同生易。
天下攘攘,同死難。
李娘子的聲淚俱下,宛若一道閘口,一旦決堤,奔流往復(fù)不休,終會提醒眾人——
她們,本就沒有抉擇。
不,應(yīng)該說,每個人,都沒有抉擇。
既終會成為一堆枯骨,那為什么不挺直身板,像個人一樣,活上一遭呢?
若是再能多殺幾只牲畜,那縱使是最后身死,也不算白活??!
更別提,她們中亦有不少親眷,死于先前那場動亂之中!
于是,李娘子一人跪下,便有陳娘子跪。
陳娘子跪,便有王娘子跪,許娘子跪,趙阿婆跪。。。。。。
跪到最后,女子們瘦弱的身形,竟已經(jīng)掩住滿地廢墟。
她們分明沒有對過言語,此時,卻是齊聲頌?zāi)睿?/p>
“我們從今往后,愿追隨縣令,留在崇安,與您同死!”
言語并不激昂,卻可穿透云霄。
余幼嘉站于高處,沉吟良久,方才出聲應(yīng)道:
“好!”
當(dāng)真是,很好,很好。
史書重載英豪,女子難以入冊。
鮮少可窺一絲一毫,也以奢靡,善妒,家宅中幾縷雞毛,博人玩笑。
可冥冥之中,余幼嘉就是覺得,或許,不是她們沒有野心,沒有智謀。
而是沒有人告訴過她們,她們也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或者說,本該如此。
余幼嘉跳下高處,對著家中女眷們囑咐幾句,旋即反身,將那些跪地的女眷們一一扶起。
二娘三娘與黃氏聽從吩咐,打好一碗碗熱騰騰的精米,跟在余幼嘉身后,逐一遞到這些女眷們的手中。
余幼嘉扶到最后一個,她們也剛好分完。
余幼嘉舉起陶碗,陶碗中的精米騰出的熱氣化入天地之中,明明被寒風(fēng)一吹即散,可獨(dú)屬于糧食的香氣,卻好似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余幼嘉微微揚(yáng)了揚(yáng)聲音,道:
“今日初八,寒饐節(jié),但我素來不喜歡這個節(jié)日!”
“大周失其本心,致使天下人只得殘羹冷灶,本不該學(xué)?!?/p>
“人活,就為一口飽餐,一口熱食,一身暖衣,一片遮風(fēng)擋雨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