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嘉微微瞇了瞇眼,才打量起了這間新屋。
因著從前此處都是連片的街鋪,所以每個宅院內(nèi)里的布局其實所差不多,都是東西正倒各四處屋,并有兩間耳房。
唯一的差距就在于這個宅院被夾在兩間宅院間,不靠小巷,沒有后門。
兩姐妹花選的仍然是這座宅院里的東廂房,因著生性節(jié)儉,雖已搬過來近一月,可新屋里的東西卻不多,只勝在素凈齊整。
廂房內(nèi)間里的人聽到余幼嘉的聲音,立馬起身打布簾出來:
“原來是嘉妹,我本還以為又是三娘那糊涂腦袋?!?/p>
余幼嘉被引著往里進,便見內(nèi)間一張極素凈的床榻,塌上還有一張矮塌桌,桌上甚多書冊筆稿,甚至還有一個缺了一個眼的小算盤,顯然二娘剛剛正是在核算分例。
余幼嘉隨意落座,立馬被遞了個滾燙的銅手爐,她素來不用這東西,但也沒推拒,只問道:
“三娘又惹什么禍事?”
二娘聞言,溫婉的眉眼頓時浮現(xiàn)一抹無奈,她一邊給余幼嘉熱茶,一邊娓娓道來:
“三娘脾性好雖好,可不夠穩(wěn)重,辦起細項來,總有些粗心?!?/p>
“明日元宵發(fā)城中百姓分例,我讓她去點貨‘每人精米兩袋,肉干一斤,飴糖七兩,鹽巴。。。’,這么點兒東西,她回來問了我三次,一說肉干沒辦法分的太細,二說飴糖過冬后有些受潮,三問我精米發(fā)去年的陳米還是新米。。。。。?!?/p>
余幼嘉本在喝茶,聽到最后一句,實在沒忍住嗆咳一聲,神色古怪道:
“今年才開春,去年的若算作陳米,咱們上哪里去弄新米?”
二娘臉上終顯苦笑:
“我也念叨過她,可。。。。。。?!?/p>
可架不住,三娘一忙起來,飯不吃,覺不睡,甚至連小腦袋也丟了,總是會問些呆瓜的問題呀!
余幼嘉也搖了搖頭,只是她倒覺得不算是事:
“許是從前大夫人對她嬌寵太過,沒有辦過什么差事,所以總有疑惑,等晚些便會好些。。。。。?!?/p>
“對了,大夫人與腹中孩子,何去何從?”
踔絕之能:出自《漢書·孔光傳》,“非有踔絕之能,不相逾越?!?/p>
雖然我偶爾會有因手快而有莫名其妙的錯字,但是越難的詞匯,我反倒因知道典故而不容易打錯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