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嘴角微微有些躊躇,倒也沒有阻攔,只問道:
“崇安轄內(nèi)所有山匪應當早被我們剿滅,何處來的兩股勢力?分別有多少人?又有用何武器,多少馬匹?”
池厚搖頭,以示自己也不太清楚,只回答了后面兩個問題:
“一隊有二十多人,一隊得有百人,人人都有刀有馬,人少的一方明顯不敵,看樣子像是纏斗許久,才到此處?!?/p>
此處,已經(jīng)是離崇安城池不遠。
余幼嘉與朱載對視一眼,兩人心頭都覺得有些不妙。
余幼嘉先一步策馬:
“帶路?!?/p>
池厚所說的不遠處,果真也是不遠處的一處河灘。
余幼嘉騎馬不過百步,便看到被兵卒們圍起來的人墻,而越過人墻,只見河灘之上,兩股人馬已絞作一團,殺聲震天。
那百人隊如潮水般一波波涌來,攻勢大開大闔,馬蹄踏得碎石飛濺,不時有冷箭從外圍掠空而過,試圖擾亂那支被圍困的小隊。
而被圍在核心的二十余騎,卻如激流中的頑石。
他們背靠著背,自發(fā)結(jié)成圓陣,彼此照應。
刀鋒相交的脆響又密又急,火星四濺。
人少的一方顯然更為吃力,圈子被壓縮得越來越緊,每一次格擋都伴隨著沉重的喘息,已有幾騎空馬在原地不安地打著轉(zhuǎn),鞍上無人。
其中,為首的一名黑甲騎兵格外悍勇,一柄長槍舞得潑水不進,數(shù)次突前斬翻企圖破陣的敵騎,又迅速退回穩(wěn)住陣腳。
但此悍將臂甲已裂,鮮血順著鐵片往下淌,看著周遭圍靠過去的崇安兵卒,隱約可見疲態(tài)與力竭。
整個小隊雖陣型未散,但卻已是強弩之末,敗亡似乎只在頃刻之間。
兩方爭斗吃緊。
可余幼嘉卻始終沒能看出兩方來路,她側(cè)首正要問問張三與朱載,卻見朱載已一騎當先,越眾而出。
朱載如此意氣風發(fā),路過余幼嘉身邊的時候,余幼嘉還清晰聽他喚了一句:
“是我父。。。。。父親!”
余幼嘉一愣,下意識看向朱載馬蹄所去之向。
而后,她又看到那名被追殺的黑甲悍騎。
此人身量頗為高大,長槍在手,氣勢若排山倒海而來,雖看不清面容神態(tài),可隱約也可見其悍勇英姿。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余幼嘉雖不知淮南王為何會在此處,但根據(jù)那聲朱載喚出的‘父親’,也能料想朱載應是怕其父暴露身份,與淮南王作對的人不管是誰,今日都不能留活口。
她正要側(cè)首吩咐張三,可下一瞬,卻在那片烈日之下河水燦燦的河灘邊,看到了她畢生難忘的一幕——
黑甲悍騎見有人靠近,先是一驚,待看清朱載面容之后,竟是長槍橫出,將朱載從馬上橫掃而下?。?!
此動作突兀至極。
直到朱載滾落河灘,噗通一聲落入水中,余幼嘉也沒反應過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