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七曾是個石匠,頂頂好的石匠。
而在到達崇安之后,他成了個。。。。。。學堂先生。
他想過自己只有四根手指,雖平日生活不算難,可干活肯定要被人嫌棄。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縣令那日在召集匠人,又看過他的手指之后,讓他在學堂里教石藝。
教人難,可卻沒有頂著四根手指干活難。
孫七想過,或許正是因為他只有四根手指,剛好能教旁人,又不怕旁人會干活搶了他的飯碗,所以縣令才如此安排。
可時日一天天過去,他發(fā)現(xiàn),其實也有很多好手好腳的人愿意教學。
因為在崇安之中,一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只要是稍有一門技藝,并且愿意接受縣衙指派活計的人,不僅能優(yōu)先從縣衙處申領不超過一處九尺見方的房屋,還能去城中的大炊房免費吃飯。
甚至每個月還能位置高低,所干的活計多少,得到縣衙所分發(fā)的‘工錢’。
譬如他這么個不干活,只負責教上幾手的先生,每個月就能得到一袋粟米,一斤肉干,少許醬菜。。。。。。
本就包餐,這些東西自然是吃不完的,若是再省一些,每個月便都能攢下來。
莫說是比之流亡的時候,就算是他從前給皇家干活,也沒有過這樣的日子。
他們分明是建氣派的房子,可從來匠人們都住不了大房子,匠人們混雜在下人房中,翻個身就能碰到人,時不時還有懶鬼不愿意去外頭如廁,滿鼻子都是屎尿味。。。。。。
若是遇見天災人禍,無法順利趕工,莫說是看一眼工錢,沒準還有殺頭的禍事。
崇安,竟真的來對了。
真不愧是仙人當縣令的城池!
孫七長舒一口氣,心頭那點兒懷疑的念頭早不知何時消失不見。
正午的落課鈴響,眼見最后一名學徒離開學堂,他也慢騰騰收拾完工具箱往主街走。
這是他到達崇安這一個多月來,每日下完教學課之后的習慣。
一來能去大炊房吃個飯,二來他孫七也能去主街看看自己教過的學徒們把縣令要求的商行修建成了啥樣。
他早早就想好了——
若誰做的好,他的別扭脾氣肯定也不會夸。
但只要誰做的不好,便要被他拎回學堂再學上一段時日。。。。。。
只可惜,到今日為止,他剛好在崇安生活了三十五日,一個被他抓回學堂的學徒都沒有。
這群徒弟當真是。。。。。。
孫七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但眼瞧著對街不遠處有教過的學徒趕來,連忙又繃起一張看著兇的苦瓜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