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徒踩著梯子,依照郎中的方子精準(zhǔn)抓配,戥子秤桿細(xì)微的聲響淹沒在人聲之中。。。。。。。
。。。。。。。
店內(nèi)人影幢幢,摩肩接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商行中的伙計們端著貨品穿梭如游魚,高聲應(yīng)和著各方的呼喚。
而最后一間商鋪,便是通兌之所,端莊的掌柜穩(wěn)坐柜臺之后,噼里啪啦地打著算盤,身旁還站著許久不曾出現(xiàn)的縣令,似乎在檢閱。
孫七親眼瞧見那個聽說比自己來崇安還早,和自己同在學(xué)堂教學(xué)的木匠,推著一車不知是攢了多久的米糧,進(jìn)了通兌之所,然后不消一刻,便給他的媳婦換了一匹漂亮的錦布,幾匹日常用的土布,換了幾件趁手的工具,又似乎給他的閨女換了一小袋子噴香的糖。。。。。。。
孫七看的目瞪口呆,感覺腦子里有什么東西躥過,又好似沒抓住,只得在那名為王五的木匠推著板車離開商行之后,草草攔住人問道:
“王老哥,你怎么這么糊涂?”
“你那一車米糧,在別處可能換幾十條人命,你怎么就換了幾匹布幾件工具?”
“哪怕是有縣令在,也不能逼你按照這個市價換東西啊。。。。。?!?/p>
孫七想問的太多,太多,可他又有些說不清。
他想說那一車米糧可是能救命的東西,如今銀錢銀票,可不一定能換到貨真價實的米糧,自然是要屯在手里才安心。
可王五這憨貨不僅換了,還換的那么少。。。。。。。
王五帶著李四娘和閨女正樂呵呵的往家趕,被這位平素面冷心熱的朋友攔下,猜對方肯定是為了自己好,也不生氣,只從懷中掏出一物,解釋道:
“沒有啊,孫兄弟?!?/p>
“我只是笨一些,可又不是傻,怎么可能用一大車的米糧只換這些東西?”
“你瞧,多的都在這里呢!”
孫七順著王五的目光看去,赫然發(fā)現(xiàn)對方手中正是一張紙。
孫七幾乎要跳腳,‘荒謬’二字幾乎已經(jīng)出口,可下一瞬,他便看清楚了紙上的東西——
【大周朝歷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收欠崇安民籍編71號王五,十六兩準(zhǔn)色足銀。
特地立票為據(jù),可憑本人公驗與商票,于本商行任意分處通兌貨品或足銀。
崇安,余印?!?/p>
比墨跡更濃厚的,是最后那個‘印’字之上血紅的官印。
欠,欠條?!
喜歡釀秋實請大家收藏:()釀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