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德一路跟蹤,看到「儒宗」兩個字的時候,拍了拍額頭,這到底在干什么?
那家伙強的離譜,就目前來的這些先天,也許能打過他的一只手都數(shù)得過來。
所謂儒道,其實與王歌所見所想并無太大區(qū)別,和劉政儒的路也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無非就是文以載道,口誅筆伐,文心練膽等等。
但,何為道?
文以載道,載的又是什么道?
如果我記載的是法術(shù)真理,那算是“文”以載“道”嗎?
如果這么一想,是不是就是另類的起源法師系列任務?
儒道,就如同劍道一般,王歌想要真正理解,需要無比漫長的時間,但淺嘗輒止,觸類旁通并不難。
王歌回憶起了佩司立夫的那本書,如果說紅霖的招牌是真理鎖鏈,第十元素,孔謙是以力證道,力量與奧術(shù)的結(jié)合,那佩司立夫,更像是讀書人,只是那本書,記載的是他對奧術(shù)的感悟。
于是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開始了。
第一次嘗試用文字記載法術(shù),嘗試將用文字記載冥想法,同時嘗試將對法術(shù)的感悟融入冥想法。
想當年剛剛加入神魔游戲,最麻煩的事情就是尋找冥想法。
那是法師先輩們的寶貴結(jié)晶,而之后,由于奧術(shù)冥想的出現(xiàn),王歌只顧向前,從未收集整理,將冥想法記錄下來。
可文字又怎么記載奧術(shù),記載法術(shù)構(gòu)造,記載法力流動和元素操控?
更甚之,這個世界本無此道,記載又有何用?
于是乎,王歌調(diào)轉(zhuǎn)方向,記載從自己的眼光中是如何看到劍道,看到天工之法,看到陣法的。
第一頁落成的那刻,一道異樣的浩然之氣澎湃而出,直沖云霄!
“什么鬼東西?!”
剛剛喝了一口羊奶的吳有德直接噴得到處都是,然后抹了把嘴角,不可置信地看著這一切。
儒非道,儒道是人族專屬的道路,最開始是人族對于知識的學習,總結(jié),是對于人族大道的詮釋,但這終歸是有限的,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儒道五階已經(jīng)是盡頭,六階開始,已然無法約束在小小的,字面意義的“儒”之上。
但凡走儒道者,幾乎都是從曾經(jīng)的人族正統(tǒng)大道開始接受的,來到五階盡頭之時,才開始考慮其他。
“儒宗里的應該是千雪妹子吧,四階就能搞出這個動靜了?”
而當看到無數(shù)劍意夾雜在儒道之中,沖天而起的那顆,吳有德不敢置信的喃喃自語:“不對,不對,不是武千雪,她哪有這個本事……難不成是那家伙?那也太離譜了吧,這不是搶人家都喂到嘴里的飯吃嗎?”
王歌回歸神來的那刻,發(fā)現(xiàn)這寫字消耗的法力,精氣神,比自己連丟三個禁咒都要多。
既然知道儒為何物,也沒必要留下去了,至于學習“儒道”基礎,王歌覺得沒有必要。
況且,自己這一知半解,能瞎寫憋出這一頁就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