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為什么這么清楚?
那自然是因為他是第一個中招的。
效果遠超預期,木蘭罐頭的故事卡片風靡小朋友中間,許多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手里已經(jīng)湊齊了好幾套完整的故事集。
反正家里都要買罐頭,為什么不買一個味道好、有故事的呢?
孩子們都攀比著誰收集的更多,但因為只有五張,集齊的難度并不大,他們手里也沒錢,只能央求著父母買,順帶著在大人里面刷了一波存在感。
再一次給供銷社送貨,蘇科長沒想到冰糖雪梨罐頭居然成為供銷社的熱賣品,暢銷度超乎人想象,不僅僅是單買,還有很多人拎著成箱的去送禮,林觀復贈送的禮品袋也很有面子。
林觀復則是趁著這趟進縣城去了一趟省城,省報的人沒想到居然有人來找他們登報。
“這不太合規(guī)矩吧?”
林觀復現(xiàn)在是死纏爛打的厚臉皮心態(tài),“但也沒有人規(guī)定省報就不能打廣告。再說啦,您放心,我們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鄉(xiāng)鎮(zhèn)扶持企業(yè),我本人也有執(zhí)照掛靠在省大,絕對不會因為產(chǎn)品質量原因讓省報名聲受損。而且我們只登中縫,不要求什么大版面,能給我們留一個小角落就行。”
林觀復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送給報社的下午茶罐頭,綜素那是把方案談成了。
每周兩次的中縫廣告,每次30塊,連登一個月,直接全部預付清,總共240塊。
這錢花的讓跟著她的馬昌都心疼了。
刻第一則廣告見報那天,林觀復等了幾天才買到省報,黑白印刷的小方塊毫不起眼,但木蘭罐頭長冰糖雪梨罐頭確確實實登在上面。
效果立竿見影,縣供銷社門口排起長隊都是要買梨花罐頭的。
只有省城的人莫名其妙,這冰糖雪梨罐頭廣告都打到報紙上來了,怎么百貨大樓買不到?。?/p>
林觀復:很抱歉,因為剛剛才把鄰縣的訂單拿下來。
更妙的是,這次廣告似乎給省報開啟了新進賬,陸陸續(xù)續(xù)出現(xiàn)其它企業(yè)的廣告,據(jù)說廣告費已經(jīng)漲到了50元。
這一切都和林觀復沒有關系了。
她抽空回了一趟家,又是帶著十多斤的肉,這次買的是她媽親自挑的肥膘,雖然林觀復看著油膩膩的,但架不住現(xiàn)在的人就好這一口。
林觀復直接把大部分肉都拎到林大伯家,請家里人吃了一頓,還給大伯娘塞了伙食費。
林大伯還想要推辭,但架不住林觀復嘴巴叭叭個不停。
“大伯您別說話,我爸在您家吃飯,辛苦的是大伯娘和大堂嫂,您講兄弟情,但我不能真當沒看見。我要是手頭緊厚著臉皮就算了,但我手里不至于這都沒有。您顧念兄弟情,我自然也要顧念父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