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了聲,手里的柴捆往門里遞了遞:“柴火你還是收下吧,夜里冷,多燒點暖和。對了,你這次打算在村里住多久?。块_春再走?”
這話又在試探!
張婆婆心里警鈴大作,臉上卻依舊笑著:“說不定呢,城里住著悶,還是村里自在。等開春了,還想跟時大妹子一起去后山挖野菜呢?!?/p>
正說著,商屹川從灶房走出來,手里拎著個空鹽罐:“李叔來啦?我正準(zhǔn)備去買鹽,您這柴火來得正好,省得我媽夜里凍著?!?/p>
他故意把鹽罐晃了晃:“那我先走了,媽,我等會早點回來給你熬粥?!?/p>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李叔盯著商屹川的背影,直到他拐出村口,才收回目光,對張婆婆笑了笑:“你家小兒子真孝順。那我不打擾你了,有事再喊我。”
張婆婆看著李叔拎著空柴捆往家走,等他進了院門,才趕緊關(guān)上門,往地上掃了三下瓜子殼,這是告訴商屹川,李叔可疑,讓他多加小心。
灶膛里的火苗還在燒,映得炕席上的影子晃來晃去。
沒多久,商屹川拿著鹽罐回來了,還買回好多吃食來。
規(guī)整了半晌,還真就像模像樣地做起了飯。
看他操作還挺熟練的,淘米熬粥,還做了一大鍋豬肉燉粉條子,就像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人一樣,就只做了一道菜。
北方的農(nóng)民勞累了一天,一道菜做得分量十足,香得嘞!
并不會像城里人那樣,精致地做擺盤,每道菜做一盤,準(zhǔn)備個好幾樣,最后還燒個湯。
而主食就是普通的白面饅頭,暄乎得嘞,巴適得很!
蒸汽裹著豬肉燉粉條的油香漫滿小屋,商屹川把盛得冒尖的一碗粉條推到張婆婆面前,又掰了半個暄軟的白面饅頭遞過去:“媽,您慢吃,粉條燉得爛,不費牙?!?/p>
張婆婆接過饅頭,指尖碰到溫?zé)岬拿?,故意放慢動作,用“假牙”小心地咬了一口?/p>
她一邊嚼,一邊用眼角掃過窗欞,外面的天漸漸暗下來,李家的煙囪已經(jīng)不冒煙了,只有屋檐下掛著的玉米串在風(fēng)里輕輕晃蕩。
“川兒,你也吃,這粉條燉得夠味,比城里飯館做的還香。”
她往商屹川碗里夾了塊五花肉,語氣里帶著
“老人家”
的慈愛,實則在觀察他的反應(yīng),剛才他去買鹽,肯定從王嬸那兒帶了消息。
商屹川夾起五花肉咬了一口,借著低頭嚼肉的功夫,聲音壓得極低:“王嬸說,夜里亥時會有貨車來后山接貨,她聽見李叔跟人打電話,說‘把東西碼齊,別誤了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