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看文錦的時候,文錦也在看八佾。這個年輕的伙計,一番言辭表明他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
毫無疑問,這個伙計在對自己“先禮后兵”,如果自己不聽話,那和自己“對話”的,就是后面那個伙計的兵刃了。
看樣子,他和他后面那個伙計,應該是吳歧的伙計;而他這番話,應該是出自吳二白立的“規(guī)矩”(因為吳斜說,吳歧是吳二白養(yǎng)的)。
吳歧的病必不簡單,其中必有不能為外人道的事,否則吳二白沒必要對伙計們下“封口令”,連提都不讓提。陳文錦想。
而吳斜聽到八佾的話后,臉上是明晃晃的不贊同。
他識得八佾,畢竟在西周墓和天宮都見過,且在他跟隨潘子、小哥、陳皮阿四等人前往天宮的火車上,被弟弟身邊叫六馬的伙計,正式通報過姓名。
但吳斜現(xiàn)在想的是,不管八佾這番話,是出于對弟弟的維護,還是其他目的或原因,他作為吳歧的哥哥,難道沒有資格知道弟弟的情況?
他在三叔那兒問不出個所以然,問別人也不行嗎?弟弟到底得了什么?。慷搴腿?,究竟在極力隱瞞什么?
他這么想,就難得露出嚴肅認真的表情,把自己的想法問出了口。
而對“小三爺”的問話,八佾在禮節(jié)上是挑不出任何錯處的,但回答卻讓吳斜失望,因為八佾說:
“抱歉了小三爺,您關心我們少爺,我們這些做伙計的,自然感激。但“有關少爺?shù)囊磺袉栴},切不可私自對外提及,也不可私下討論”是二爺給的規(guī)矩,三爺也是這個意思——這規(guī)矩您應該知道。”
“當然了,您是小三爺,您遵不遵守二爺給的規(guī)矩,您自有主張,我們作為伙計,無權干涉;但我們這些伙計若不遵守,或沒盡到應盡的職責,確實無法向二爺交代,還請您體恤?!?/p>
這番話說得有禮有節(jié)、軟硬兼施,一下就堵得吳斜沒話說。
尤其是聽到八佾說“這規(guī)矩您應該知道”這一句,吳斜才恍然想起,確實,因為弟弟在圈子里工作的原因,兩個叔叔對弟弟情況的保密性特別看重,都找自己提過這事兒,他們怕自己和吳家營生給弟弟招禍。
所以按叔叔們的要求,他根本不該和文錦詢問弟弟的事,但他乍一聽文錦知道弟弟,還知道弟弟身體有問題,一時情急,就把叔叔們的叮嚀忘記了。
這會兒想來,確實冒失。
吳斜摸摸鼻子,不禁有些訕訕。但他轉念一想,不對啊,文錦是三叔的女朋友,雖然據(jù)三叔說,文錦二十年前就失蹤了,他們二十年都沒見面,但……文錦應該……不算外人吧?
且退一步來說,弟弟的情況,是文錦從三叔那兒知曉的。要說壞了“不能和別人私提、討論弟弟”的規(guī)矩,也是三叔先壞了規(guī)矩,怎么能只拿規(guī)矩卡他這“小三爺”,而不卡“三爺”呢?
就算二叔問起,他也有得說!
吳斜一下又覺得自己可以支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