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試后,楊祎也回歸的了事務所的正常工作,離出審計報告的日子還有一段時間,九月份可以說是非常清閑,一轉眼又到國慶了,上次跟父親吵過之后還沒有和好,楊祎也不知道該不該回家,母親打電話來讓她回家,不用管父親,還要她在,父親不可能把她怎么樣,她也陷入了糾結之中,到底要不要回家,最后還是決定還是回去吧!不行的話,就買票直接回A市唄!
楊祎是那種典型的嘴硬心軟的人,嘴里一直嘮叨著再也回家了,再也不管父母了,隨他們怎么做,但手上的行動確沒有停,她買了九月三十號晚上的高鐵票,三十號那天直接帶著行李來上班了,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都沒異議,節(jié)后的最后一天了,大家心知肚明,心早都飛回家了。下班后,楊祎直奔高鐵站,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楊祎終于回家了,雖說跟父親并沒有和好,但看見楊祎回來,他還是很高興,微微上揚的嘴角暴露了此時他的開心。
假期的前幾天過得非常好,楊祎帶著父母吃了海底撈、肯德基、牛排、意大利面、韓餐,她跟葛蔓在A市試過的新鮮事物基本都帶父母試了一遍,并且給父母買了幾套秋裝,這幾天看著父母沒有合過的嘴巴,楊祎也高興。到五號號的時候,父母雙方的親戚好像約好了似得一起來楊祎家了,名號是:好幾年都沒見過楊祎,趁楊祎在家時在不趕緊走動一下,以后就生疏了,對于這些親戚,楊祎并沒有特別的親近,但來者是客,楊祎還是招待了他們,狹小的房子一下就顯得擁擠了,母親本打算親自做飯款待親戚,但人太多了,最后楊祎請大家在小區(qū)外面的餐館吃的飯。女性的第六感提醒著楊祎,他們應該是有什么事情的,但人家又沒說,楊祎也不好問,吃完飯回家后,親戚們終于講出了他們此行的目的,母親二哥的兒子,就是楊祎的表哥給介紹了一個對象,男方是表哥媳婦家的一個親戚,高中畢業(yè),現在在浙江打工,比楊祎大兩歲,要是楊祎沒問題的話,男方就打算在楊祎父母的城市里買房了,而且還給楊祎看了男方的照片,說實話,長得真不不好看,至少沒長在楊祎的審美點上,表哥說楊祎明年就二十五了,也不小了,不該挑肥揀瘦的,這次楊祎的父親先生氣了,他明示表哥自己女兒找男朋友至少是個本科畢業(yè),這個學歷不過關,對此表哥表示,雖然男方學歷上差了一點,但楊祎也不是名校畢業(yè)的,跟誰過日子不是過,怎么就不行了,這次楊祎沒有客氣的懟了回去,既然男方這么好,為什么不把這個男的介紹個你妹妹呢?就算我不是名校畢業(yè),但好歹也上過大學,并且現在也是注冊會計師了,無論怎么講都算是一份體面的工作,憑什么要撿垃圾?表哥當當即臉就黑了,二舅甚至向母親投去了威脅的目光,迫于二舅的壓力,母親一句話都沒敢說,對于母親的表現楊祎早有準備,但也感到很失望,但她可不是母親,不會慣著那幫沒邊界的親戚,她直截了當的表示自己的婚姻問題自己做主,誰都沒資格插手,如果真的之后找不到了,自己也有一份足以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而且將來工資還會漲,也能為自己存夠足夠的錢養(yǎng)老,之后的事情不需要你們操心,二舅勃然大怒,帶著表哥揚長而去,母親自然是追出去道歉了,對于母親的行為,楊祎沒有阻攔,知道攔也攔不住,讓她追去吧!反正在難聽的話,自己又聽不到,有時候就算是父母,手也不能伸得太長。
母親這邊的親戚解決了,該父親這邊的了,二堂哥說了半天還是上次的事情,對于堂哥的這種行為,楊祎只感到無比厭煩,小時候又太多次,二堂哥來楊祎家后用著同樣的話術,只是說話的內容變了一些,概括下來就是:我生活又出問題了,而且自己學歷不高,掙不到錢,生活得非常辛苦,看能否幫一下,楊祎沒有打斷二堂哥的話,二堂哥哭窮的那段時間她什么都沒聽進去,只是感覺二堂哥的聲音不斷地在耳邊環(huán)繞,終于二堂哥說完了,楊祎這次沒有顧及父親,直接告訴堂哥:人要自立,一味的靠別人,日子是過不到人前去的,堂哥跟父親都不認同楊祎的話,他們認為親戚既然有能力就應該幫一下的,在怎么樣都是一家人,不該冷眼旁觀,這種話楊祎從小到大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不講這種話還好,一說楊祎只感覺厭煩無比,連跟堂哥跟父親兜圈子的想法都沒有了,她明確的告訴表哥:自己雖然在A市上的大學,但在A市工作也就兩年,進審計事務所也才一年多點的時間,在A市沒什么人脈,沒辦法幫他找工作,自己租的房子也很小,他跟堂嫂要是想去A市,就自己租房你住吧!我愛莫能助。這么多年,二堂哥會沒在楊祎家受過這種氣,帶著自己的東西奪門而出,意料之中,父親也追了出去···那一刻,楊祎感到好可悲,這就是自己的父母,從來不曾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