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暮春,金陵城的梧桐絮如細雪般漫過秦淮河。陳遠站在陳氏商行總部的三層木樓陽臺上,望著次子陳承鈞在庭院里踱步的身影。二十四歲的年輕人穿著藏青色對襟長衫,腰間卻別著一本皮質(zhì)筆記本——那是三年前葡萄牙傳教士送給他的「西洋手賬」,紙頁間夾著曬干的暹羅睡蓮。
一、機械轟鳴中的商機嗅覺
「父親,您聽過『火輪車』嗎?」陳承鈞忽然駐足,從袖中抽出一張泛黃的銅版畫。畫面上是倫敦街頭冒著黑煙的蒸汽機車,車輪碾過碎石路,戴高帽的紳士們在站臺翹首以盼。這是他上個月在廣州十三行用景德鎮(zhèn)青花瓷換回的《倫敦機械圖鑒》殘頁。
陳遠接過畫紙,指尖摩挲著凹凸的印刷紋路。自五年前將商行事務(wù)移交長子陳承宗后,他雖退居幕后,卻仍保持著對商情的敏銳:「聽說佛郎機人用蒸汽船拖曳貨艙,速度比福船快三成。你是想。。。」
「不是船,是陸上的火輪車?!龟惓锈x從筆記本里抽出一張草圖紙,上面歪歪扭扭畫著齒輪與活塞,「蘇州到南京的驛道需五日腳程,若用蒸汽機車,一日可抵。沿途貨棧、煤炭場、修理鋪。。。這是比漕運更龐大的生意網(wǎng)。」
庭院里的石桌上擺著半塊未吃完的芝麻糖,陳承鈞忽然伸手將糖塊掰成三段:「就像當年您把絲綢生意拆分為種桑、繅絲、織錦三道工序。鐵路也需要鋼鐵、煤炭、木材、機械制造諸般產(chǎn)業(yè)聯(lián)動?!顾难劬Πl(fā)亮,仿佛看見無數(shù)白銀正沿著虛擬的鐵軌滾滾而來。
二、技術(shù)壁壘與朝野阻力
三日后,陳氏商塾的機械工坊里,七名工匠圍著一座黃銅打造的蒸汽模型發(fā)愁。這是陳承鈞花三千兩白銀從澳門葡商手中購得的「紐科門蒸汽機」仿制品,銅制汽缸內(nèi)壁布滿冷凝水,活塞只能勉強起落半寸。
「少東家,這鐵疙瘩比女人心思還難琢磨?!估辖愁^王貴蹲在地上,用竹片刮著汽缸里的水垢,「咱連煤炭都不對——佛郎機人用的是無煙煤,咱這徐州塊煤煙太大,燒一會兒就堵了管道。」
更棘手的是朝堂阻力。當陳承鈞向戶部提交《修建江南鐵路條陳》時,左侍郎王家彥拍案而起:「掘地三尺鋪鐵軌?這是破龍脈、驚祖宗!當年徐光啟大人引種番薯都被彈劾『以夷變夏』,何況這種妖器!」折子遞上去半個月,內(nèi)閣批語只有八個朱砂字:「奇技淫巧,不宜輕試?!?/p>
但陳承鈞早有準備。他暗中聯(lián)絡(luò)了松江府的棉紡業(yè)巨頭沈萬三后裔沈明修,兩人在上??h秘密開設(shè)「江南機器局」,以改良紡織機械為名,實則逆向拆解蒸汽機。同時,他收購了蕪湖周邊三座小煤礦,命人嘗試「洗煤」工藝去除硫雜質(zhì)——這些舉措每月耗銀萬兩,連素來支持他的長兄陳承宗都忍不住皺眉:「阿弟,父親當年開拓南洋,至少還有舊港故地可依。你這。。。簡直是在迷霧里摸路?!?/p>
三、資本棋局與輿論破局
真正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崇禎十八年夏。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伊麗莎白號」因風(fēng)暴擱淺在舟山群島,陳承鈞親自帶人救援,換來船上兩名機械師的技術(shù)協(xié)助。當金發(fā)碧眼的匠人在工坊里畫出冷凝器圖紙時,王貴突然一拍大腿:「原來蒸汽要先變水!少東家,咱之前都錯把汽缸當茶壺使了!」
與此同時,陳承鈞在資本市場展開布局。他發(fā)行「鐵路股」,以「十年返本、年息八分」為誘餌,吸引徽商、晉商入股。為打消士紳顧慮,他特意請?zhí)K州大儒錢謙益題寫《鐵路便民論》,在《江南商報》連載:「輪軌者,非蠻夷之奇技,乃《考工記》『車同軌』之遺意也?!刮恼律踔烈谩吨芏Y》「通則不痛」的說法,將鐵路比作人體經(jīng)絡(luò),暗合士大夫「經(jīng)世致用」的理念。
輿論漸漸轉(zhuǎn)向。當?shù)谝慌_改良后的蒸汽機在上海江邊試運行時,圍觀的百姓多達數(shù)千人。那一日陰雨綿綿,銅制煙囪噴出的白霧與雨幕交織,活塞往復(fù)的「哐當」聲震得江灘碎石亂顫。一位老舉人當場賦詩:「鐵馬橫空破雨來,龍噓云氣走驚雷」——詩句次日便登上《申報》頭版,連南京國子監(jiān)的太學(xué)生都在抄錄傳閱。
四、首條鐵路:從松江到上海
崇禎十九年正月初七,黃道吉日。松江府城外的農(nóng)田里,陳承鈞穿著玄色馬褂,手持鎏金鉚釘錘,將第一枚道釘敲入鐵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商用鐵路,全長二十七里,連接松江棉紡廠與上海港。鐵軌用的是蕪湖煉出的「低碳熟鐵」,每根長三丈,由蒸汽機驅(qū)動的鍛壓設(shè)備打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