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版圖
夜色像一塊浸了墨的絨布,緩緩鋪滿莫干山的輪廓。陳默站在“云棲”民宿的露臺上,指尖夾著的煙燃到了盡頭,燙得他猛地回神。晚風卷著竹林的清香掠過臉頰,遠處山坳里零星的燈火忽明忽暗,像極了他此刻翻涌的思緒。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是財務發(fā)來的月度報表。屏幕亮起的光映在他眼底,民宿開業(yè)三年來的營收曲線像條昂揚的山路,每個季度都在刷新紀錄。但他的目光卻越過那些令人欣喜的數(shù)字,落在了報表角落——客人們在留言簿里提到的“周邊沒什么可玩的”“想多待幾天卻沒地方去”,這些細碎的抱怨此刻在他心里格外清晰。
“陳總,還沒休息?”管家小李端著杯熱茶走過來,托盤里還放著剛烘干的客人外套,“剛那位上海來的先生說,下次想帶團隊來搞團建,問咱們能不能承接二十人的活動?!?/p>
陳默接過茶杯,溫熱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到胸口。二十人的團建,現(xiàn)有的八間客房顯然不夠。他望著庭院里那棵被燈光染成金色的老槐樹,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見到這座老宅院的樣子——當時墻角還爬滿枯死的藤蔓,堂屋里堆著半人高的雜物,是他和團隊一錘一鑿把腐朽的木梁換成鋼結(jié)構(gòu),在保留青瓦土墻的同時,悄悄藏進了地暖與新風系統(tǒng)。
“告訴那位先生,下個月來的話,我們能接?!标惸攘丝诓瑁埦幕馗世锊刂鴽Q斷,“讓設計部明天過來,把后山那片空地規(guī)劃一下?!?/p>
小李眼睛一亮:“您是想擴建?”
“不止?!标惸蚋h處的山巒,月光正順著山脊流淌下來,“去查一下,附近有沒有閑置的度假村或者酒店?!?/p>
這個決定并非一時興起。上個月在杭州參加旅游峰會時,鄰座的酒店集團老總曾半開玩笑地說:“你們這些做民宿的,把客人拉到山里就不管了,殊不知他們愿意為體驗埋單的錢,比房費多得多?!碑敃r只當是句調(diào)侃,此刻卻在他腦海里反復回響。
回到辦公室時,墻上的時鐘指向十一點。陳默拉開抽屜,翻出那本磨得邊角發(fā)白的筆記本,第一頁還留著當年做新能源二手車時的計算公式。他指尖劃過那些潦草的字跡,忽然想起第一次把充電樁裝進二手車展廳的情景——那時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多余的舉動,后來會成為吸引客戶的關(guān)鍵。
“關(guān)聯(lián)與協(xié)同”,這個在EmbA課堂上學到的詞,此刻突然有了具象的意義。民宿是流量入口,那客人來了之后呢?他們需要吃飯、需要娛樂、需要更豐富的體驗。如果能把這些需求串聯(lián)起來,會是什么樣子?
電腦屏幕亮起,他在搜索框里敲下“莫干山
閑置度假村”。跳出來的第一條結(jié)果就讓他坐直了身子——三十公里外的月湖灣度假村,三年前因經(jīng)營不善停業(yè),上個月剛掛出轉(zhuǎn)讓信息。
第二天清晨,陳默帶著設計師老周和運營總監(jiān)張姐直奔月湖灣。車子駛過蜿蜒的山路,透過車窗能看見成片的茶園,露水在葉尖閃著光。度假村藏在山坳里,灰藍色的主樓爬滿爬山虎,門前的噴泉池里積著落葉,但開闊的草坪和臨湖的棧道依稀能看出當年的氣派。
“這地方當年火過一陣子?!笨撮T的大爺抱著搪瓷杯,看著陳默一行人四處打量,“后來老板想搞房地產(chǎn),把錢都投去蓋別墅,結(jié)果政策變了,資金鏈斷了?!?/p>
張姐蹲在湖邊翻看水質(zhì)檢測報告,忽然抬頭說:“水質(zhì)達標,夏天能搞水上項目。那邊的林地適合做徒步路線,剛好和咱們民宿的客人需求匹配。”
老周已經(jīng)在筆記本上畫了起來,筆尖劃過紙面沙沙作響:“主樓結(jié)構(gòu)沒問題,改造預算可控。關(guān)鍵是這片草坪,能做露營、做婚禮,還能搞音樂節(jié)?!?/p>
陳默踩著滿地松針走到觀景臺,湖面像塊被揉皺的綠綢緞,遠處的竹林在風里起伏成浪。他掏出手機給二手車行的老搭檔打了個電話:“老王,還記得咱們當年怎么把滯銷的電動車改成露營車的嗎?我現(xiàn)在有個新想法。”
掛了電話,他看著眼前的湖光山色,忽然明白自己要做的不是簡單的擴張。民宿是“點”,度假村是“面”,如果再能找到一條串聯(lián)起這些點和面的“線”,就能織成一張網(wǎng)。而那條線,或許就是他一直忽略的本地文化。
改造方案在三個月后敲定。陳默沒有選擇常見的現(xiàn)代風格,而是讓老周帶隊去山里走訪了二十多位老手藝人,把竹編、木雕、制茶這些快要失傳的手藝融進了設計里。主樓大堂的背景墻用的是當?shù)乩细G燒制的青磚,每塊磚上都刻著不同的茶諺;客房的燈罩是竹篾編的,晚上開燈時會在墻上投下竹葉的影子。
“光有硬件不行。”張姐在周會上把一疊厚厚的策劃案推到桌上,“我聯(lián)系了縣文旅局,他們愿意支持我們搞非遺體驗工坊??腿俗∶袼薜臅r候可以學竹編,到度假村就能親手炒茶,最后還能把自己做的東西帶走。”
陳默的手指在策劃案上敲了敲:“把咱們的充電樁也升級一下,搞成光伏的。再從二手車行調(diào)一批改裝好的電動車,客人可以自駕環(huán)湖,車身上就印咱們的logo?!?/p>
資金的問題比預想中順利。除了民宿的利潤再投入,那位當年投資民宿的企業(yè)家聽說了這個項目,主動提出追加投資:“你小子總能把不相干的東西湊到一塊兒,還真能成事兒。”銀行也給出了優(yōu)惠利率,畢竟這個項目能帶動周邊五個村子的就業(yè),縣政府很是支持。
施工隊進場那天,陳默特意請了村里的老茶農(nóng)來奠基。老人用布滿老繭的手捧起一把新茶籽埋進土里,笑著說:“這片山啊,你對它用心,它就給你好東西?!?/p>
半年后,月湖灣度假村試營業(yè)。第一批客人是從“云棲”民宿導流過來的,他們上午在民宿學做竹筒飯,下午坐著印有竹編圖案的電動車來到度假村,跟著老師傅采了一下午的茶。傍晚在湖邊的露營地燒烤時,有人提議第二天去看看那些改裝車是怎么造出來的,陳默干脆讓老王從城里派了輛展示車過來。
“你這是把生意做成了一條鏈啊。”那位上海來的團建客戶在體驗完所有項目后,握著陳默的手說,“我們公司明年的年會,就定在這兒了?!?/p>
陳默站在度假村的露臺上,看著客人們圍著篝火唱歌,遠處民宿的燈光像星星落在山里。手機里彈出二手車行的消息,說最近有不少客人是沖著能免費體驗民宿來買車的。他忽然想起剛創(chuàng)業(yè)時,有人說他做二手車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跑去山里折騰老房子是瞎胡鬧。
風穿過松林,帶來湖水的潮氣。陳默深吸一口氣,仿佛能嘗到空氣里茶葉的清香。他知道這還不是終點,山下那片廢棄的老茶廠,或許能改造成研學基地;湖對岸的荒坡,種上果樹就能搞采摘……商業(yè)的版圖從來不是畫出來的,是像老茶農(nóng)種茶那樣,一鋤一鋤刨出來的。
夜色漸深,他給老周發(fā)了條信息:“明天去看看那片老茶廠?”很快收到回復,只有一個字:“好。”
遠處的篝火還在跳動,映著陳默眼里的光,像極了他第一次在莫干山看到那座老宅院時的樣子——充滿未知,卻滿懷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