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南下杭州之商途風(fēng)云》
陳遠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望著車窗外不斷掠過的景色,心中滿是對此次南下杭州之行的期待與忐忑。自從改良造紙工藝讓自家的陳氏紙鋪在當(dāng)?shù)仃J出了名堂后,他的野心便不再局限于那一方小小的天地,而是渴望著能在更廣闊的商業(yè)舞臺上大展拳腳,而杭州,這座繁華的商業(yè)之城,便是他下一個目標(biāo)所在。
他手中緊握著一封引薦信,那是徐階給他的。徐階在官場頗有人脈,知曉陳遠有意拓展業(yè)務(wù)后,便幫忙牽線搭橋,聯(lián)系上了杭州一位頗有威望的商界前輩,有了這封信,就仿佛是拿到了打開杭州商界大門的一把鑰匙,可到底能不能順利融入其中,陳遠心里依舊沒底。
經(jīng)過幾日的奔波,馬車終于駛?cè)肓撕贾莩?。那熱鬧非凡的景象瞬間讓陳遠眼前一亮,街道兩旁商鋪林立,人來人往,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處處都彰顯著這座城市蓬勃的商業(yè)活力。陳遠讓車夫先尋了一處客棧落腳,稍作休整后,便按照信上的地址,朝著那位商界前輩的府邸而去。
那府邸坐落在一處頗為幽靜卻又不失大氣的街巷中,朱紅色的大門彰顯著主人家的不凡身份。陳遠上前輕輕叩門,不多時,門房打開了門,上下打量了一番陳遠,帶著幾分審視的口吻問道:“你是何人?有何事來此?”
陳遠趕忙恭敬地遞上引薦信,說道:“在下陳遠,從外地而來,受徐階徐大人所托,特來拜見府上主人,還望通傳一聲。”門房接過信,轉(zhuǎn)身進了府內(nèi)。
沒一會兒,門房快步走了出來,臉上多了幾分客氣,說道:“陳公子,我家老爺有請,隨我來吧?!标愡h跟著門房進了府,穿過回廊,來到了一處雅致的廳堂之中。只見一位身著錦袍,面容和藹卻透著幾分精明的老者正坐在主位上,想來便是那位商界前輩了。
老者見陳遠進來,起身相迎,笑著說道:“哈哈,陳公子,久仰大名啊,徐大人時常與我提及你,說你年紀(jì)輕輕卻在造紙業(yè)頗有建樹,今日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p>
陳遠趕忙行禮,謙遜地說道:“前輩謬贊了,晚輩不過是略懂些造紙門道,此次前來杭州,就是想向前輩您多多學(xué)習(xí),也希望能在這杭州城中尋得些商機,拓展一下自家的小生意。”
老者擺擺手,示意陳遠坐下,然后說道:“年輕人有這份進取之心是好事呀。杭州這地界,商業(yè)是繁榮,但競爭也激烈得很。你既做造紙生意,那可算是來對地方了,咱們這兒對紙張的需求量極大,不論是文人墨客所用的宣紙,還是商鋪記賬用的普通紙張,那都是供不應(yīng)求啊。”
陳遠一聽,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說道:“前輩,我此次帶來了一些自家紙鋪改良后的紙品,還望前輩幫忙品鑒品鑒,看看在這杭州城可有市場?!闭f著,便從隨身的包袱中取出了幾樣紙張,遞給老者。
老者接過紙張,仔細端詳起來,他先是用手輕輕摩挲紙張的質(zhì)地,感受那細膩的觸感,又對著光看了看紙張的均勻度,接著還取來筆墨,在紙上書寫了幾筆,查看洇墨情況。一番查看后,老者不禁連連點頭,稱贊道:“陳公子,你這紙張著實不錯啊,質(zhì)地細膩,墨韻極佳,比起咱們杭州本地的一些紙品,那可是強上不少呀。”
陳遠心中一喜,說道:“前輩認可,那真是太好了。只是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還不知該如何打開這杭州的市場呢?!?/p>
老者微微一笑,說道:“這你倒不必太過擔(dān)心,我在這杭州商界雖說算不上呼風(fēng)喚雨,但也認識不少人。明日呀,我便設(shè)一場宴席,邀請些本地的商界同仁,你把你的紙品都帶上,給大家展示展示,若是他們覺得好,那合作的事兒自然就水到渠成了?!?/p>
陳遠趕忙起身,再次行禮道謝:“多謝前輩如此厚愛,晚輩感激不盡?!?/p>
次日傍晚,陳遠帶著精心準(zhǔn)備的紙品,跟著老者來到了設(shè)宴的酒樓。那酒樓上下兩層,裝飾得頗為華麗,此時已經(jīng)來了不少杭州當(dāng)?shù)氐纳倘?。眾人見老者帶著一個陌生的年輕人進來,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老者笑著向眾人介紹道:“各位同仁,今日給大家介紹一位年輕才俊,這位是陳遠陳公子,來自外地,在造紙業(yè)可是有著獨特的手藝,他帶來的紙品那是極為上乘,我瞧著在咱們杭州城定能大受歡迎,大家不妨都來品鑒品鑒?!?/p>
眾人聽聞,紛紛圍了過來,陳遠有條不紊地向大家介紹著自家紙品的特點以及改良的工藝,還現(xiàn)場演示了書寫效果。那些商人都是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的,一眼便看出這紙品的價值,不少人都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其中一位做書畫生意的商人說道:“陳公子,你這紙用來作畫寫字確實是絕佳呀,我那店里時常有文人墨客來尋好紙,若是能進購你的紙品,想必生意會更好呢?!?/p>
另一位經(jīng)營賬房用品的商人也附和道:“是啊,我瞧著這普通的記賬紙,質(zhì)地堅韌又順滑,用來記賬那是再好不過了,我也有意向與陳公子合作啊?!?/p>
陳遠見眾人如此熱情,心中滿是歡喜,趕忙說道:“各位前輩若有意合作,那真是再好不過了,我這邊定會保證紙品的質(zhì)量,價格方面也定會給大家一個合理的優(yōu)惠。”
就這樣,在這場宴席上,陳遠結(jié)識了不少杭州當(dāng)?shù)氐纳探缛耸?,初步談成了好幾筆合作意向。接下來的幾日,他便忙著與這些商人進一步商討合作的細節(jié),比如供貨的數(shù)量、價格、交貨的時間和方式等等。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風(fēng)順。有一部分本地的造紙作坊主聽聞陳遠的紙品要打入杭州市場,覺得自家生意受到了威脅,便開始暗中使絆子。他們四處散播謠言,說陳遠的紙品雖然看著好,但用不了多久就會發(fā)黃變脆,質(zhì)量并不可靠。
這謠言一經(jīng)傳開,原本已經(jīng)談好合作的幾位商人心里也犯起了嘀咕,紛紛找到陳遠,想要再觀望觀望。陳遠得知這一情況后,心中焦急卻也明白,必須得盡快澄清這些謠言才行。
他先是找到那位商界前輩,向他說明了情況,前輩聽后,皺著眉頭說道:“哼,這些人見不得別人好,凈使些下三濫的手段。陳公子,你莫慌,咱們拿出證據(jù)來,讓他們無話可說?!?/p>
陳遠思索片刻后,決定舉辦一場公開的紙品質(zhì)量測試。他邀請了杭州城里幾位有名望的文人、賬房先生以及之前有意向合作的商人來參加。在眾人的見證下,他拿出自家的紙品和本地其他紙品一同做對比測試,從耐保存性、書寫順滑度、紙張韌性等多個方面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