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灑落在古老的街巷,那斑駁的石板路被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悠長故事。陳遠懷揣著繪制好的改良方案以及抵押老宅換來的沉甸甸的資金,懷揣著家族復興的希望,再次來到了供貨作坊。此刻的他,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又有著面對未知的忐忑,那復雜的情緒交織在心頭,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前行的腳步。
作坊里早已熱鬧非凡,工人們聽聞東家要來推行新法子,都早早地聚在了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頭接耳,臉上滿是疑惑與好奇。有的工人撓著頭,眼中滿是迷茫,嘴里嘟囔著:“這好好的,咋突然要變法子了呀,咱祖祖輩輩不都是這么造紙的嘛。”也有的抱著雙臂,目光中透著幾分審視,似乎在等著看這位年輕東家到底能折騰出個什么花樣來。
陳遠站在眾人面前,先是微微挺了挺脊背,隨后清了清嗓子,那清亮的聲音在略顯嘈雜的作坊里響起,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開始詳細講述自己的改良計劃,眼神中透著自信與堅定,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這計劃成功實施后的美好前景。
他先是拿起一把原料,那原料在他手中被攤開,對照著方案里的標準,耐心地給工人們講解:“諸位,這造紙之始,原料的篩選至關重要。以往咱們隨意取用,好壞不分,那可不行。像這般發(fā)霉變質(zhì)的,絕不能再用,那只會讓造出的紙張帶著腐壞的氣息,質(zhì)地也差。而那些質(zhì)地堅韌、纖維細長的,才是咱們要優(yōu)先挑選的,如此方能為造出好紙打下基礎啊?!惫と藗兟犞巳褐须m有幾位上了年紀、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微微點頭,似是認可了他這話里的幾分道理,可大部分人還是面露疑色,畢竟多年來都是按老法子做事,習慣的力量早已根深蒂固,這突然的改變讓他們一時難以接受。有人小聲嘀咕著:“咱這么多年都這么過來了,也沒見出啥大問題呀,這新法子真能行?”
見眾人這般反應,陳遠也不氣餒,他深知改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得讓大家親眼看到成效才行。接著,他便帶著大家來到制漿的地方,那里擺放著大大小小的器具,彌漫著一股潮濕又帶著些許酸澀的味道。陳遠親自示范起來,他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說道:“這制漿時,水溫的把控絕非小事。以往全憑感覺,太過隨意,有時候水溫高了,那漿就變得過于稀薄,纖維都被破壞了;水溫低了呢,原料又化不開,影響漿的質(zhì)量。如今咱們得精確控制在特定的度數(shù)之間,高了或低了,都會影響漿的質(zhì)量。還有這攪拌的速度,也需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勻速進行,如此才能讓原料均勻成漿,大伙可都瞧仔細了?!?/p>
工人們圍在一旁,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陳遠那熟練又自信的操作,那一舉一動都透著對這新方法的熟稔,眼神里漸漸多了幾分信服。原本那些質(zhì)疑的聲音也小了下去,大家開始認真琢磨起這些新方法來,還有工人主動湊上前去,詢問著一些操作細節(jié),陳遠都一一耐心解答,作坊里的氛圍漸漸變得熱烈而積極起來。
然而,資金方面的壓力卻如影隨形,時刻困擾著陳遠,宛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在他的心頭。雖說抵押老宅換來了一筆錢,但這改良造紙,處處都需要花銷。購置新的工具,那些陳舊的工具不是這兒壞了就是那兒不好使,嚴重影響效率和質(zhì)量,必須得換新的;更換那些破舊不堪的設備,像蒸煮鍋,用了多年,鍋底都快漏了,根本無法精準控制溫度,抄紙簾也是破破爛爛,網(wǎng)眼大小不一,導致紙張成型參差不齊。還有為了保證質(zhì)量而選用的優(yōu)質(zhì)原料,成本自然比以往高了許多。每一項開支都像流水一般,“嘩啦啦”地往外流,沒幾日,那原本還算充裕的資金便開始捉襟見肘了。
陳遠為此愁得夜不能寐,夜晚躺在床上,望著窗外那黯淡的月色,腦海里不斷盤算著資金的去處和還能支撐多久。白日里,他更是每日都在四處奔波尋找解決之法,穿梭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一家家地拜訪城中的供應商。每到一處,他都好話說盡,陪著笑臉,只為能找到愿意賒賬供貨的合作方。
面對那些商人懷疑的目光和推脫的言辭,陳遠毫不氣餒。有的商人一聽他要賒賬,直接就擺了擺手,不耐煩地說:“你這小本生意,誰知道能不能成啊,我可不能冒這個險?!边€有的商人雖沒直接拒絕,但也是諸多刁難,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陳遠卻總是不慌不忙,他拿出自己精心繪制的改良方案,那方案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種數(shù)據(jù)、步驟以及預期效果,他詳細地為他們講解其中的精妙之處,從原料篩選的優(yōu)勢,到制漿工藝改進后的質(zhì)量提升,再到紙張成型后的優(yōu)良品質(zhì),說得頭頭是道。末了,又一臉誠懇地承諾待紙鋪盈利之后,定會加倍償還所欠款項。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幾位看重長遠利益的商人被他的誠意和決心所打動,看著陳遠那明亮而堅定的眼神,仿佛看到了這個年輕人背后蘊含的巨大潛力。他們同意先提供部分原料和工具,這無疑解了陳遠的燃眉之急,讓他原本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幾分,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在設備改造上,陳遠也是費盡心思。他深知好的設備是保證造紙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于是請來了城中手藝精湛的工匠,這些工匠都是在這行當里摸爬滾打多年,有著一身過硬的本領。陳遠對照著改良方案里對設備的要求,和工匠們細細商討著如何對蒸煮鍋、抄紙簾等關鍵設備進行改良。
那蒸煮鍋原本密封性不佳,四周的縫隙里總是往外冒著熱氣,導致熱量散失嚴重,鍋內(nèi)的水溫根本無法穩(wěn)定在合適的度數(shù),極大地影響了制漿效果。工匠們按照陳遠的建議,先是仔細測量了鍋的尺寸,然后精心打造了密封部件,用質(zhì)地堅韌又耐高溫的材料,將那些縫隙一一填補密封好,使其能夠更好地保持溫度,讓鍋內(nèi)的水溫能精準地控制在所需的區(qū)間內(nèi)。
抄紙簾的網(wǎng)眼大小也做了調(diào)整,之前的網(wǎng)眼大小不一,導致抄出來的紙張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十分不均勻。工匠們憑借著精湛的手藝,重新編織了抄紙簾,將網(wǎng)眼的大小控制得恰到好處,以便能讓紙張成型得更為均勻細膩,每一處細節(jié)都彰顯著匠心。
可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波折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作坊里有個年輕的工人,剛接觸這些新設備,操作時一時疏忽,原本該勻速攪拌的原料,他卻因為走神加快了速度,導致一批好不容易采購來的優(yōu)質(zhì)原料報廢了。那原料在鍋里瞬間變得一團糟,根本無法再使用。那工人嚇得臉色慘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心里想著這下完了,東家肯定會大發(fā)雷霆,然后把自己趕走,以后自己可就沒了生計。
陳遠得知此事后,匆忙趕到現(xiàn)場,看著那報廢的原料,心里也是一陣心疼,畢竟這每一份原料都是來之不易,都是用珍貴的資金換來的啊??伤]有責怪工人,而是溫和地說:“無妨,初次接觸新東西,難免會有失誤,你只需記住這次的教訓,往后仔細操作便是?!蹦枪と嗽疽詾闀瓉硪活D呵斥,沒想到東家如此寬容,感動得眼眶都紅了,連連點頭稱是。陳遠又親自指導那工人重新操作了幾遍,從如何控制攪拌的速度,到觀察原料變化的細節(jié),都一一耐心叮囑,確保他掌握了正確的方法,那工人也學得格外認真,暗暗發(fā)誓以后絕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就這樣,在陳遠的不懈努力下,經(jīng)過多日的辛苦忙碌,作坊里終于漸漸有了煥然一新的氣象。清晨的陽光照進來,灑在那些擺放整齊的新設備上,折射出明亮的光芒。工人們逐漸熟悉了新的操作流程,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開始按照改良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負責原料篩選的工人,仔細地分揀著每一份原料,將那些優(yōu)質(zhì)的原料整齊地堆放在一旁,臉上滿是認真專注的神情;在制漿處,工人嚴格按照陳遠教的方法,把控著水溫,勻速攪拌著,鍋里的漿變得細膩均勻,泛著淡淡的光澤;抄紙的工人操作著改良后的抄紙簾,那紙張在簾上慢慢成型,薄厚均勻,透著一股讓人期待的質(zhì)感。那堆積如山的優(yōu)質(zhì)原料,在經(jīng)過一道道精心改良后的工序后,仿佛已經(jīng)能讓人看到未來那一張張品質(zhì)優(yōu)良的紙張誕生的模樣。
陳遠望著這一切,眼中滿是欣慰與期待,那眼中閃爍的光芒比那朝陽還要熾熱。他知道,自己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改變家族命運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艱辛卻又無比堅定。哪怕前方依舊布滿荊棘,會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等著他,他也絕不回頭,因為他的身后是家族的期望,而前方則是充滿希望的未來,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讓陳家的紙業(yè)再次綻放光彩,在這古老的時代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日子一天天過去,作坊里的氛圍越發(fā)緊張而有序,大家都在為第一批改良后的紙張問世而全力以赴。陳遠也沒閑著,他一邊關注著作坊里的生產(chǎn)進度,一邊開始盤算著后續(xù)紙張的銷售事宜。他深知,即便造出了好紙,如果沒有好的銷售渠道和營銷策略,一切也都是白搭。
他先是派人去城中的各個書局、畫坊、商鋪打聽情況,了解當下各類紙張的銷售價格以及市場需求。得知市面上對于高品質(zhì)的書寫紙和繪畫紙需求量頗大,但供應的紙張大多質(zhì)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那些文人墨客、畫師們的高要求。陳遠心中有了底,他決定先將這批改良后的紙張定位在中高端市場,主打品質(zhì)和獨特性。
為了讓更多人知曉自家的新紙,陳遠又想出了一個妙招。他親自撰寫了一些介紹新紙優(yōu)點的文案,詳細描述了紙張的質(zhì)地、色澤、韌性等諸多優(yōu)點,然后請城中擅長書法的先生幫忙抄寫了幾份,張貼在城門口、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同時,他還帶著一些樣品紙,去拜訪城中有名望的文人、畫師,向他們展示新紙的過人之處,邀請他們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