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星塵下的渴望
“嗡——”
巨大的電磁彈射軌道在月球背面的“氦-3礦場”基地邊緣發(fā)出低沉的轟鳴,一道明亮的白色光柱劃破永恒的黑暗,將一節(jié)滿載著銀白色金屬錠的貨運艙送入深邃的太空。那不是普通的金屬,而是每克價值遠超黃金的氦-3,是人類寄予厚望的“未來能源”。
李昂站在控制中心的觀察窗前,看著那道光柱消失在星幕中,眼底閃爍著復雜的光芒。他是“星燧能源”公司駐月球基地的負責人,這家公司是目前太陽系內(nèi)太空能源商業(yè)開發(fā)領(lǐng)域的佼佼者之一。
“李總,‘信使號’貨運飛船已經(jīng)捕獲了彈射艙,正在進行對接和裝載。預計48小時后抵達地球同步軌道的‘中轉(zhuǎn)站’?!蓖ㄓ嵍鷻C里傳來基地副主管張倩的聲音,冷靜而專業(yè)。
“知道了?!崩畎旱鼗貞?,目光卻沒有從窗外移開。
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在基地探照燈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一種死寂的灰色。但在這灰色之下,卻埋藏著巨大的財富——氦-3。這種在地球上儲量微乎其微的同位素,在月球土壤中卻極為豐富。更重要的是,它是核聚變反應最理想的燃料之一,清潔、高效,幾乎沒有放射性污染。一旦可控核聚變技術(shù)成熟并大規(guī)模應用,氦-3將成為支撐人類文明向更廣闊宇宙邁進的“能量基石”。
而“星燧能源”,以及像它一樣的幾家巨型能源企業(yè),正站在這場能源革命的風口浪尖上。
“李總,地球總部來消息了,”張倩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是關(guān)于‘深空勘探計劃’的。董事會希望您能盡快召開一次視頻會議,討論下一步的行動方案?!?/p>
李昂眉頭微蹙?!吧羁湛碧接媱潯笔恰靶庆菽茉础眽合轮刈⒌囊粋€項目——不再局限于月球,而是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太空,比如富含氫元素和其他稀有能源的氣態(tài)巨行星,甚至是小行星帶中那些可能蘊含著更奇特能源物質(zhì)的天體。
這是一個充滿誘惑,也充滿風險的計劃。
第二章:資本與星辰的博弈
視頻會議的全息投影在控制中心中央亮起,地球總部董事會成員們的虛擬形象依次顯現(xiàn)。為首的是公司董事長,頭發(fā)花白但眼神銳利的陳宏。
“李昂,月球基地的氦-3開采和運輸情況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陳宏開門見山,“目前市場對氦-3的需求在穩(wěn)步上升,但地球那邊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項目進度比預期稍慢,這導致氦-3的價格增長沒有達到我們最初的預期。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天穹動力’最近動作頻頻,他們似乎在小行星帶的稀有金屬和能源勘探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畫面中一位負責市場分析的董事接過話頭:“是的,李總?,F(xiàn)在資本市場對‘深空勘探’的熱情很高,但也很謹慎?!祚穭恿Α懦龅南⒆屗麄兊墓蓛r最近波動很大,我們需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才能穩(wěn)住投資者,并且爭取到更多的資源來推進我們自己的計劃?!?/p>
李昂深吸一口氣,走到全息投影前,調(diào)出了“深空勘探計劃”的初步方案。
“各位董事,”他的聲音沉穩(wěn)有力,“月球的氦-3是我們的基礎,但絕不是終點。太陽系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以木星為例,其大氣層中含有海量的氫,這本身就是核聚變的重要原料,雖然不如氦-3高效,但儲量幾乎無窮無盡。還有土星的衛(wèi)星,土衛(wèi)二和土衛(wèi)六,探測顯示它們的冰層下可能存在液態(tài)海洋,甚至可能蘊含著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能源形式。至于小行星帶,那里的許多天體可能富含在地球上稀缺的同位素和礦物,其中一些可能對特殊能源技術(shù)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p>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虛擬形象:“‘深空勘探計劃’的第一步,我們計劃先發(fā)射一艘無人勘探飛船,目標是近地小行星帶中的幾顆候選天體,進行詳細的光譜分析和初步采樣。這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飛船的研發(fā)、發(fā)射,以及后續(xù)可能的無人著陸采樣任務。但我堅信,這是值得的。一旦我們能在深空能源開發(fā)上占據(jù)先機,‘星燧能源’將不僅僅是一家月球礦場公司,而會成為真正引領(lǐng)人類進入太空能源時代的標桿?!?/p>
“話是這么說,李昂,”另一位董事提出了擔憂,“但風險太大了。深空探測的成功率一直不高,而且回報周期太長。我們現(xiàn)在的現(xiàn)金流主要依賴月球的氦-3,如果把大量資金投入到一個前途未卜的項目里,萬一失敗了,公司可能會陷入困境。‘天穹動力’那邊說不定就是想把我們拖入這場消耗戰(zhàn)?!?/p>
會議室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堅守月球,雖然穩(wěn)妥,但可能會在未來的能源格局中落于人后;進軍深空,前景光明,但荊棘密布。
陳宏看著李昂,眼神中帶著審視:“李昂,你在月球基地干得很好,把開采效率提升了30%,運輸成本降低了15%。我相信你的能力。但‘深空勘探計劃’,你需要給我們一個更具體的、可行的方案,以及一個能說服投資者的‘故事’。不僅僅是能源,還有……比如,對人類文明的意義,這種宏大敘事有時候也能打動那些坐在會議室里的人?!?/p>
李昂點點頭:“我明白,董事長。給我一點時間,我會和我的團隊整理出一份更詳細的報告,包括技術(shù)路線、成本估算、風險評估,以及……那個‘宏大敘事’?!?/p>
第三章:冰與火的試煉
會議結(jié)束后,李昂沒有休息,而是立刻召集了基地里的核心技術(shù)團隊。張倩也來到了他的辦公室。
“李總,董事會的意思很明確,他們需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睆堎贿f給他一杯熱咖啡,“深空勘探,最難的不是構(gòu)想,而是技術(shù)實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的貨運飛船技術(shù),用于地月之間的運輸沒問題,但要飛到小行星帶,甚至更遠的地方,動力系統(tǒng)、生命維持系統(tǒng)(如果是載人的話)、通訊系統(tǒng)都需要革命性的突破。”
“我知道?!崩畎喝嗔巳嗝夹?,“所以我們第一步計劃是無人飛船。動力方面,我在想,能不能在現(xiàn)有的核聚變發(fā)動機雛形上做文章?雖然小型化和穩(wěn)定性還存在問題,但如果我們只是用于無人探測器,或許可以簡化一些設計,先實現(xiàn)‘能飛過去’的目標?!?/p>
“核聚變發(fā)動機……”張倩眼睛一亮,“這倒是個方向?,F(xiàn)在傳統(tǒng)的化學燃料火箭,效率太低,根本無法支撐長距離的深空探測。離子發(fā)動機雖然比沖高,但推力太小,加速太慢。核聚變發(fā)動機如果能取得突破,那確實是質(zhì)的飛躍?!?/p>
“不僅僅是發(fā)動機,”李昂走到巨大的電子屏幕前,調(diào)出了太陽系的星圖,“還有通訊。距離越遠,信號衰減越嚴重,延遲也越大。我們需要更強大的通訊天線,或者考慮利用量子通信技術(shù),雖然這在太空中的應用也還在實驗階段。還有,探測器的材料,要能承受太空中的各種輻射和微隕石撞擊,還要足夠輕便?!?/p>
團隊成員們圍了過來,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從推進系統(tǒng)到通訊模塊,從材料科學到人工智能導航,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挑戰(zhàn)。
“李總,”一位年輕的工程師突然說道,“我覺得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商業(yè)價值的評估。就算我們探測到了一個富含能源的天體,怎么開采?怎么運輸回地球或者月球?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成本如何控制?回報率如何?這些都是投資者關(guān)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