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國境的商業(yè)藍圖
會議室的百葉窗將正午的陽光切割成均勻的條狀,落在林辰攤開的東南亞地圖上。他指尖劃過湄公河的曲線,抬眼時,投影幕布上正顯示著最新的市場調(diào)研報告——東南亞各國近三年來入境游數(shù)據(jù)以年均12%的增速攀升,其中中國游客占比已達27%,而反向輸出的中國文化類旅游產(chǎn)品缺口顯著。
"泰國清邁的手工藝市集里,中國風絲巾能賣出三倍于本地特產(chǎn)的價格;巴厘島的酒店前臺,十本旅游手冊里有八本在推薦體驗中國文化的附加項目。"林辰的指尖在曼谷、吉隆坡、胡志明市三個城市的標記上依次點過,"這不是偶然,是市場在遞信號。"
會議桌對面的團隊成員們交換著眼神。運營總監(jiān)張姐推了推眼鏡:"林總,國內(nèi)業(yè)務剛穩(wěn)定,現(xiàn)在拓展國際市場會不會太急?咱們連外語流利的骨干都湊不齊。"
"正因為急,才要趁早。"林辰從抽屜里拿出一疊照片,是他上個月暗訪東南亞景區(qū)時拍的——清邁夜市里做工粗糙的"中國結(jié)",普吉島酒店里錯把漢服當和服的宣傳畫,"這些地方的中國元素要么失真,要么就是簡單堆砌。我們做了十年本土文化民宿,懂怎么把傳統(tǒng)美學變成可體驗的產(chǎn)品,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他將照片按國家分類排開,忽然抽出其中一張:"你們看這張,曼谷大皇宮附近的旅行社,報名中國文化體驗游的游客排到了街角,但他們能提供的,不過是帶游客去唐人街吃頓粵菜。"
市場部的小周突然舉手:"我表妹在清邁教漢語,她說當?shù)貙W校特別想引入中國民俗體驗課,但找不到靠譜的合作方。"
林辰眼前一亮:"這就是切入點!先從文化輸出入手,用輕資產(chǎn)模式試水。"他迅速在白板上畫出框架,"第一步,和東南亞當?shù)芈眯猩绾献鏖_發(fā)中國主題游線,把我們的民宿、景區(qū)打包成體驗模塊;第二步,在曼谷建個文化展示中心,做線下窗口;第三步,培訓一批雙語管家,解決服務落地問題。"
散會后,林辰留在辦公室翻看著泰國旅游局的年度報告。手機突然震動,是十年前賣給他第一輛二手車的王哥發(fā)來的微信:"小林,聽說你要去泰國搞事業(yè)?我侄子在曼谷開中餐廳,要不要幫你搭個線?"
看著屏幕上的消息,林辰忽然想起自己當年蹲在二手車市場啃冷饅頭的日子。那時他最大的夢想是把新能源車展廳開到市中心,而現(xiàn)在,地圖上的紅圈已經(jīng)畫到了國境線外。他回復王哥:"太好了,下周我?guī)F隊去曼谷,麻煩您幫我約個時間。"
一周后,素萬那普機場的落地簽柜臺前,林辰正對著簽證官解釋邀請函上的"中泰文化交流項目"。身后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是助理小陳舉著手機跑過來:"林總,清邁那家旅行社突然說要改合同,他們想把我們的民宿體驗費壓低三成。"
林辰接過手機,屏幕上的郵件措辭強硬。他想起出發(fā)前調(diào)研時看到的場景——那家旅行社的門店里掛著"正宗中國游"的招牌,卻把蘇州評彈錯標成日本三味線。"告訴他們,我們可以讓利,但前提是必須接受我們的文化顧問培訓。"他對著電話那頭說,"讓他們明白,我們賣的不是床位,是體驗的真實性。"
在曼谷的中餐廳包間里,王哥的侄子阿明端上一盤冬陰功湯:"林哥,你們要找的場地,我正好知道個地方。就在考山路附近,原來是個老茶館,老板想轉(zhuǎn)行做旅游相關(guān)的生意。"他拿出手機翻出照片,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二層小樓,門楣上還留著褪色的泰式雕花。
"明天去看看。"林辰用勺子攪動著湯里的香茅,"對了,能幫我找個懂泰語的設計師嗎?我們想把展示中心的一層做成中式園林風格,但又得符合當?shù)氐南酪?guī)范。"
考察場地的那天早上,林辰在老茶館后院發(fā)現(xiàn)了意外之喜——一棵百年菩提樹,枝椏正好伸向二樓露臺。"就在這里做個茶歇區(qū)。"他站在樹蔭下比劃著,"客人可以在這兒喝著龍井,看樓下的泰式舞蹈表演,這不就是最好的文化融合嗎?"
正說著,手機響起,是國內(nèi)團隊打來的視頻電話。屏幕里,景區(qū)運營部的老張指著監(jiān)控畫面:"林總,咱們貴州景區(qū)的苗族銀飾體驗課火了,泰國旅行社剛追加了二十個團。"畫面里,穿著苗族盛裝的姑娘們正在教外國游客鏨刻花紋,每個人的圍裙上都別著"中泰友好"的徽章。
傍晚的考山路擠滿了游客,林辰坐在露天酒吧里看團隊成員和當?shù)匦∝溣憙r還價。小陳舉著剛買的椰子凍跑過來:"林總,清邁那家旅行社同意培訓方案了!他們老板說從來沒人愿意花精力教他們這些。"
林辰望著街對面閃爍的霓虹燈,其中一塊電子屏正在播放中國的旅游宣傳片。他忽然想起二十歲那年,自己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車筐里裝著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單頁。那時他以為成功就是把名片上的頭銜換成"總經(jīng)理",而現(xiàn)在他明白,真正的商業(yè)版圖,是讓不同語言的人都能讀懂你傳遞的價值。
三個月后,中泰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的開業(yè)儀式上,林辰看著穿旗袍的泰國姑娘向游客介紹蘇繡針法,忽然收到一條微信。是民宿開業(yè)時住過的那位法國老太太發(fā)來的,她現(xiàn)在在清邁,說參加了他們設計的"中國茶道之旅",還附了張在茶園里拍的照片,背景里的茶農(nóng)正用泰語說"謝謝"。
剪彩儀式開始前,阿明悄悄塞給林辰一個錦盒。打開一看,是塊泰銀牌子,上面刻著菩提樹的圖案,背面用中文寫著"生根"。"這是我爸讓我給你的。"阿明笑著說,"他說做生意就像種樹,根扎得深,才能長得高。"
林辰把銀牌放進西裝內(nèi)袋,那里還揣著十年前賣出去的第一輛新能源車的鑰匙。陽光穿過雕花窗欞,在地板上投下交錯的光影,像極了地圖上那些跨越國境的連接線。他知道,這不是終點,就像當年從二手車市場走向民宿行業(yè)一樣,每一次出發(fā),都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不同文化里共通的美好。
儀式結(jié)束后,他站在露臺上給國內(nèi)團隊打視頻電話。鏡頭里,黃山度假酒店的員工正在布置中秋展臺,而貴州景區(qū)的侗族大歌表演剛結(jié)束謝幕。"曼谷這邊搞定了,"他對著屏幕說,"下個月去馬來西亞看看,聽說那邊的華人社區(qū)很喜歡我們的非遺手作課。"
掛掉電話,林辰望著遠處鄭王廟的尖頂。晚風帶著菩提葉的清香掠過臉頰,他忽然想起出發(fā)前女兒畫的畫——一個長著中國屋頂?shù)奶﹪聫R,旁邊歪歪扭扭寫著"爸爸的大地圖"。原來孩子們早就懂了,商業(yè)的版圖再大,最終連接的不過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