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大明商人古玩店穿越大明完結(jié) > 第323集:淡季的破局(第2頁)

            第323集:淡季的破局(第2頁)

            陳默把辦公室搬到了戲臺旁的老茶館,每天聽著竹篾的輕響和顏料的味道辦公。王磊的團隊重新設(shè)計了海報,沒提一句優(yōu)惠,只印著"月光下,老匠人等你做盞燈",背景是戲臺的剪影和一盞亮著的燈籠。

            上線第一天,預(yù)約系統(tǒng)就崩了三次。技術(shù)部的小伙子們啃著面包搶修,陳默在旁邊看著后臺數(shù)據(jù),突然發(fā)現(xiàn)訂單備注里好多寫著"帶孩子來",還有人特意注明"要李老爺子親手指點"。

            "陳總,住宿部說有客人想住能看見戲臺的房間,愿意加錢。"前臺小姑娘跑進來,手里攥著登記本,"還有三家商戶主動說要延長營業(yè)時間,賣桂花糕的張嬸說要做燈籠形狀的點心。。。。。。"

            陳默走到窗邊,看見巷子里的燈籠掛起來了。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紅燈籠,而是李老爺子帶著徒弟們做的,有鯉魚躍龍門,有嫦娥奔月,還有憨態(tài)可掬的小豬——那是安安畫的圖樣。風(fēng)一吹,燈籠輕輕晃,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流動的影子,像誰在地上寫字。

            開鑼當晚,陳默站在戲臺側(cè)面的臺階上。雨停了,月亮從云里鉆出來,把戲臺照得像浸在水里。李老爺子的工作臺前排著隊,孩子們踮著腳看竹篾怎么變成燈籠骨架,大人們舉著手機錄像,卻總在老匠人說"慢點兒"時放下手機,認真跟著學(xué)。

            "爸爸,你看我的燈籠!"安安的聲音突然鉆過來,陳默低頭,看見女兒舉著盞南瓜燈跑過來,臉上沾著金粉,像只剛偷吃完蜂蜜的小松鼠。妻子跟在后面,手里捧著杯熱茶,眼里的笑比燈籠還亮:"剛才有對老夫妻,說這是他們結(jié)婚三十年來,第一次一起做手工。"

            戲臺上傳來胡琴聲,老戲班的角兒開嗓了,唱的是本地的古戲《月光謠》。陳默往臺下看,長凳上坐滿了人,有人抱著剛做好的燈籠輕輕晃,有人跟著調(diào)子哼,后排站著的人索性搬了石頭當?shù)首?。賣湯圓的攤子前排著隊,白霧騰騰的,混著桂花香漫過來,把整個巷子都泡得軟軟的。

            "陳總,"王磊舉著個歪燈籠跑過來,臉上沾著紅顏料,"剛統(tǒng)計的,今晚客流比上周同期漲了。。。。。。漲了快兩成!"他聲音發(fā)顫,手里的燈籠晃得厲害,光在他臉上跳。

            陳默沒看他,眼睛盯著戲臺前那片晃動的光影。有個小姑娘舉著燈籠,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鄰座老奶奶的燈籠,兩只燈籠的光融在一起,在地上匯成一片暖黃。老奶奶笑著摸了摸小姑娘的頭,從兜里掏出顆糖塞給她。

            "王磊,"陳默輕聲說,"你看,這才是古鎮(zhèn)該有的樣子。"

            三、賬本外的收成

            首周數(shù)據(jù)出來那天,管委會的會議室里第一次沒有煙霧。王磊把報表往桌上一放,指著那個加粗的"15%"說不出話,手指在"客單價提升32%"那行字上蹭了又蹭。

            "餐飲收入漲了四成,"小張推了推眼鏡,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興奮,"住宿部的復(fù)購預(yù)訂排到了下個月,還有客人問春節(jié)能不能訂夜宴套餐。。。。。。"

            陳默翻著游客留言本,指尖劃過那些歪歪扭扭的字:"爺爺教我做燈籠時,說他小時候也這樣跟著太爺爺學(xué)";"圍爐聽戲時,旁邊的阿姨分了我半塊月餅,像小時候鄰居家的味道";"我家孩子平時總玩手機,今晚居然說媽媽,我們明天還來學(xué)做燈籠好不好"。

            "還有這個,"老周遞過來一張紙,是財務(wù)剛整理的商戶反饋,"賣茶葉的劉老板說,上周的銷售額比旺季還高;張嬸的桂花糕加了生產(chǎn)線,現(xiàn)在每天能賣兩百多個;最有意思的是修鞋鋪的老楊,說看他攤子的人多了,順帶修了三十多雙鞋。"

            陳默突然想起李老爺子的話。那天晚上收工后,老爺子坐在戲臺前的石階上,慢悠悠地抽著煙:"陳小子,你知道為啥老輩子愛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因為有些東西比賬本上的數(shù)金貴。就像這燈籠,竹篾是冷的,可點了燈,就暖了。"

            會后,陳默帶著團隊去李老爺子家道謝。院子里晾著剛扎好的燈籠骨架,像一片白色的竹林。老李正在教幾個年輕人畫燈籠面,顏料盤里的顏色混在一起,倒比單看時更鮮亮。

            "陳總,"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站起來,是附近大學(xué)的學(xué)生,"我們社團想跟您合作,把這些燈籠做成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帶進校園。。。。。。"

            "還有我們,"門口進來個穿西裝的,是本地銀行的行長,"我們想給商戶們提供低息貸款,讓他們把鋪子再拾掇拾掇。。。。。。"

            陳默看著院子里熱鬧的景象,忽然明白"非遺夜宴"帶來的不只是客流。那些在燈籠下亮起的笑臉,那些陌生人之間遞過來的熱茶和糖果,那些老匠人眼里閃著的光,都是比報表上的數(shù)字更珍貴的收成。

            傍晚離開時,陳默在巷口遇見那對在戲臺前分月餅的老夫妻。老爺爺正給老奶奶買桂花糕,老太太舉著盞兔子燈,腳步慢慢的,燈籠在地上拖出長長的光。

            "陳總!"老爺爺認出他,笑著揮揮手,"我們明天就回去了,開春還來!"

            陳默站在原地,看著那盞兔子燈慢慢消失在巷子里,光在石板路上留下一道溫柔的痕。風(fēng)吹過,掛在檐角的燈籠輕輕晃,像誰在低聲說:慢慢來,別急。

            他掏出手機,給妻子發(fā)了條信息:"今晚早點下班,帶安安來吃湯圓。"然后點開備忘錄,寫下一行字:"淡季不是冬天,是給溫暖留的位置。"

            月光爬上古鎮(zhèn)的屋頂時,戲臺前的燈籠又亮了起來。李老爺子的聲音混著胡琴聲飄出來:"慢點兒,這竹篾得順著紋路來。。。。。。"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