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很順利,醫(yī)生說再住幾天院就能出院了。老周在醫(yī)院守了三天,每天給兒媳端水喂飯,夜里就趴在病床邊打盹。第四天早上,他正準備去食堂買早飯,就看見走廊盡頭有個熟悉的身影——是老李頭。
“周師傅,您等一下。”老李頭快步走過來,手里還拿著個布包,“我找您好幾天了,昨天才從供銷社的老王那兒打聽著您在這兒。”
老周愣了愣:“李師傅,您找我有事?”
老李頭把布包遞給老周,布包還是老周當初裝銅權的那個:“這里面是您的銅權,還有十五塊錢?!?/p>
老周趕緊打開布包,里面果然躺著那枚銅權,表面的凹痕還在,涼潤的觸感透過指尖傳來,他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李師傅,您這是……”
“我想通了,這傳家寶不能在我這兒斷了?!崩侠铑^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那天我回家跟我老伴兒說這事兒,她把我罵了一頓,說我為了這點錢,斷了人家的念想。您猜怎么著?我老伴兒還從箱底翻出二十塊錢,讓我給您送來,說再難也不能虧了良心?!?/p>
老周捏著銅權,感覺眼眶里的熱氣快要忍不住了:“李師傅,這錢我不能要,銅權您也收回去吧,當初說好八十五……”
“您別跟我客氣?!崩侠铑^打斷他,“這銅權您拿回去,好好傳下去。錢呢,十五塊是我補給您的,另外五塊是我老伴兒的心意,您要是不收,就是嫌少?!?/p>
老周還想說什么,老李頭已經(jīng)轉身走了,邊走邊說:“您趕緊去給兒媳買早飯吧,別讓人家等著?!?/p>
老周站在原地,手里握著銅權,感覺那重量比以前更沉了,可心里卻暖烘烘的。他低頭看了看銅權,又抬頭望了望窗外,天已經(jīng)放晴了,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走廊里,亮堂堂的。
后來,兒媳出了院,老周把銅權重新掛回了廚房的房梁上。每次做飯前,他都會指著銅權跟孫子說:“這是太爺爺傳下來的‘良心秤’,稱糧食不能缺斤少兩,做人更不能。當年你奶奶生病,多虧了李爺爺,咱們得記住人家的好,以后要是有人有困難,咱們也得幫一把?!?/p>
孫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伸手去夠銅權,老周趕緊把他抱起來,讓他的小手輕輕碰了碰銅權。那一刻,老周仿佛看到太爺爺和父親站在身邊,臉上帶著笑。他知道,這銅權的重量,不只是銅的重量,更是良心的重量,是世代相傳的溫暖和善意。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周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來,建國在村里開了個小賣部,兒媳也能下地干活了。每年過年,老周都會帶著孫子去城里看老李頭,有時候拎著自家種的白菜蘿卜,有時候揣著剛蒸好的饅頭。老李頭總是拉著老周的手,聊起當年的事,兩個人都笑得特別開心。
有一次,孫子問老周:“爺爺,這銅權為什么這么重要啊?”
老周把銅權從房梁上取下來,放在孫子手里,笑著說:“因為它能稱出人心的重量啊。有的人心里裝著自私,稱出來就輕;有的人心里裝著善良,稱出來就重。咱們要做心里重的人,這樣才能走得穩(wěn),走得遠。”
孫子似懂非懂地握緊了銅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銅權上,泛著溫暖的光。老周看著孫子的樣子,心里想著,這銅權的故事,還會一直傳下去,傳到孫子的孫子,傳到更遠的將來。而那重量,也會永遠留在他們心里,提醒他們,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