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降低棚內(nèi)濕度,用緩蝕劑處理裂縫,”他深吸一口氣,“老鄭,你聯(lián)系省博的實驗室,看看能不能盡快安排無損檢測,我要知道鼎內(nèi)部的腐蝕情況。小周,你整理一下這幾天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尤其是溫度變化曲線?!?/p>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所有人都動了起來,遮陽棚里只剩下儀器的嗡鳴聲。陳望之守在鼎邊,時不時用棉簽蘸取一點緩蝕劑,小心翼翼涂抹在裂縫處。陽光透過棚頂?shù)耐该髂ふ障聛?,落在鼎身上,綠銹泛著微光,竟像是活了過來。
中午吃飯時,他隨便扒了幾口盒飯,就又回到棚里。李工遞過來一瓶水:“陳教授,你歇會兒吧,我們盯著呢。你從早上到現(xiàn)在,一口水都沒喝?!?/p>
“沒事?!标愅舆^水,卻沒擰開,目光落在鼎內(nèi)壁的銘文上。“伯作寶”三個字,像是在跟他對話。他想起導師說過的話:“文物是有生命的,你得懂它,才能保護它。”
傍晚時,省博的實驗室傳來消息,無損檢測顯示鼎內(nèi)部的腐蝕并不嚴重,只要控制好溫濕度,再用專業(yè)的保護劑處理,就能穩(wěn)定下來。陳望之松了口氣,靠在棚柱上,才覺得后背已經(jīng)被汗?jié)裢噶恕?/p>
這時,手機響了,是兒子陳諾打來的?!鞍职?!”電話里傳來兒子清脆的聲音,“媽媽說你挖到的鼎上有字,是不是像奧特曼的簽名呀?”
陳望之笑著擦了擦額頭的汗:“差不多吧,是古代的‘奧特曼’留下的字。諾諾,等爸爸回去,給你講鼎的故事好不好?”
“好!”陳諾頓了頓,又說,“爸爸,你要多吃飯,別像奧特曼一樣總不睡覺,會累壞的?!?/p>
掛了電話,陳望之的眼眶有點發(fā)熱。他走到鼎邊,再次伸出手,輕輕放在鼎腹上。這一次,他清晰地感覺到,銅鼎的溫度比剛才高了一點,不是因為陽光,也不是因為儀器,而是一種仿佛從兩千多年前傳來的、帶著煙火氣的余溫。
三天后,銅鼎被成功起吊,裝上了運往省博的專車。陳望之跟著車走了一路,直到看著鼎被送進實驗室的恒溫恒濕庫房,才松了口氣。老鄭拍著他的肩膀:“陳教授,這次多虧了你,這鼎保住了?!?/p>
他搖搖頭:“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所有人的努力。”他看向庫房里的銅鼎,鼎身已經(jīng)清理干凈,綠銹被小心保留,銘文在燈光下清晰可見。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西周的某個清晨,貴族們穿著禮服,將粟米和獸骨放進鼎里,舉行祭祀儀式,鼎下的火焰跳動著,將溫度傳遞給銅器,也傳遞給了后世。
回到家時,林曼和陳諾在門口等著。陳諾撲進他懷里,舉著一張新畫:“爸爸,你看,我畫了鼎和我們一家人,鼎上的奧特曼也在笑呢?!?/p>
陳望之抱著兒子,看著畫紙上的銅鼎——三足鼎立,鼎身上畫著五顏六色的花紋,奧特曼站在鼎邊,旁邊是牽手的一家三口。他低頭,在兒子的額頭上親了一下,又看向林曼,她的眼里滿是笑意。
夜里,陳望之坐在書桌前,整理著銅鼎的資料。臺燈下,那塊從工地上撿的陶片放在手邊,他拿起來,摩挲著光滑的邊緣。窗外的月光灑進來,落在陶片上,也落在攤開的筆記本上。他寫下:“青銅鼎的余溫,是古人的煙火,是今人的守護,更是代代相傳的念想?!?/p>
寫完,他合上筆記本,走到窗邊。遠處的路燈亮著,像是點點星光。他想起那尊在省博庫房里的銅鼎,此刻應該正安靜地“呼吸”著,帶著兩千多年的余溫,等待著被更多人看見——看見它背后的故事,看見那些藏在銹跡里的、屬于中國人的根與魂。
喜歡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yè)帝國請大家收藏:()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yè)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