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孫元化見狀,上前一步?!?/p>
【手中攥著傳教士進獻的磷火棒殘件?!?/p>
【聲音有些猶豫:“陛下,臣聽聞西洋有此物,雖能發(fā)光,卻易燃易爆。”】
【“去年福州的商船,就因磷火棒保管不當,引發(fā)船艙大火,整船貨物付之一炬,實在難以實用。”】
【朱由檢踱步至窗前,望著漫天飛雪?!?/p>
【沉聲道:“朕不管它來自何方,也不管有多困難?!薄?/p>
【“三日內,工部必須成立‘火明局’,召集天下制瓷、冶煉、化學能人?!薄?/p>
【“朕要親眼看到,這黑夜如何被點亮!”】
【火明局設在廢棄的錦衣衛(wèi)詔獄舊址。】
【陰冷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鐵銹味?!?/p>
【老陶工張萬順蹲在墻角,吧嗒著旱煙袋。】
【煙鍋里的火星明明滅滅,他望著手中的陶土,連連搖頭?!?/p>
【“陛下要把火收進匣子?火需油與捻,如何能困在方寸之間?”】
【“這不是異想天開嘛!”】
【年輕化學家趙青卻盯著墻上掛著的《天工開物》,目光灼灼。】
【喃喃自語:“或許可從發(fā)光材料上尋突破……張師傅,您說要是不用明火,改用會發(fā)光的物質,能不能成?”】
【張萬順吐出一口濃煙,沒好氣地說。】
【“小娃娃,你以為是過家家呢?古往今來,哪有不用火就能發(fā)光的東西?”】
【趙青撓撓頭,笑道:“師傅,不試試怎么知道?”】
【“我聽說西洋人用一種白土,和硫磺混在一起能發(fā)熱,咱們說不定能琢磨出會發(fā)光的方子?!薄?/p>
【首次試驗,團隊將微型油燈裝入鐵皮盒?!?/p>
【朱由檢得知后,不顧太監(jiān)勸阻,親自來到試驗場?!?/p>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不料滾燙的燈油瞬間潑出,在龍袍上燙出焦痕。】
【“廢物!”】
【他怒不可遏,一腳踢翻試驗臺,銅燈盞滾落在地,發(fā)出刺耳的聲響。】
【“若將士攜帶此物,豈不成了移動火源?你們到底有沒有用心?”】
【趙青嚇得臉色慘白,“噗通”一聲跪地?!?/p>
【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陛下息怒!是臣等考慮不周?!薄?/p>
【“但臣等發(fā)現(xiàn)一種白土,與硫磺混合后能緩慢燃燒,或許可替代明火,懇請陛下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新的試驗在城郊廢宅進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