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由檢的話,剛剛還歡呼雀躍的群臣百官,一瞬間全都鴉雀無聲。
救濟賑災,那可是需要真金白銀。
談什么都好,就是別談錢,談錢傷感情。
不少人見目的已經達到,早就不想繼續(xù)跪在這里了,都在想辦法溜之大吉。
至于災民什么的,跟他們又有什么關系?
反正死的又不是他們的親人。
可要是就這么走了,又有點說不過去。
畢竟他們頭頂上還戴著官帽,肩上還擔當著治理天下的責任,至少在明面上,不能表現的完全不在乎朝廷社稷,這也對不起他們讀書人的身份啊。
“陛下,臣有一計,中原有災情,但我大明其他地方沒有啊,不如向其他地方的百姓增派賦稅,以解燃眉之急。”一個大臣開口說道。
此言一出,其他群臣百官紛紛響應贊同。
“對對對,此計是妙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應當如此?!?/p>
“這是最好的辦法,我實名贊成?!?/p>
“為今之計,只能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
“趙兄,怎么能讓你一個人擔此罵名呢?算我一個?!?/p>
“還有我?!?/p>
大臣們的速度非??欤D眼間便達成了共識。
老百姓是死是活,他們管不著,只要不讓他們出錢就行了。
“唉,也只能如此了?!?/p>
朱由檢也沒什么好的辦法,眼下也只有這么做。
他相信,等到天幕里的那個孩子當上皇帝后,肯定也會這么做。
……
同一時間。
大明各個時代的皇帝們也都在遭遇與朱由檢相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