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楓在暫時沒了戰(zhàn)斗的煩惱后,也全身心投入到御劍術的修煉中。他聽聞舍神寺廟的武僧們武藝高強,便來到此處,與武僧們一同練習。舍神寺的武僧們擅長近身搏斗與禪功修煉,他們的招式剛猛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內(nèi)力,仿佛能開山裂石。
楓在寺內(nèi)沙彌的指導下,找到一位武僧,恭敬地說道:“大師,久聞貴寺武僧武藝精湛,在下特來請教,希望能從大師的招式中汲取靈感,提升我的御劍術。”
武僧雙手合十,微笑道:“施主客氣了,大家相互切磋,共同進步?!?/p>
兩人擺開架勢,開始對練。武僧率先發(fā)難,以迅猛的拳法攻來,拳風呼呼作響,仿佛要將空氣撕裂。楓看準時機,身形一閃,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不僅避開了攻擊,還順勢將寶劍插入地面,整個人借著劍的支撐之力,如陀螺般旋轉起來,劍刃在旋轉中形成一道防御圈,閃爍著冰冷的寒光,令武僧難以近身。武僧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后加大了攻擊力度,拳影重重,如雨點般落下。但楓憑借著靈活的身法和精湛的劍技,始終游刃有余地應對著。
停下后,武僧稱贊道:“施主的御劍術已有一定火候,但若想更上一層樓,還需修煉心境。”
楓虛心請教:“還望大師指點,何為心境的修煉?”
武僧望向遠方,緩緩說道:“我們修煉禪功,講究專注與心境平和,不為外界所擾。御劍術亦如此,當你能摒棄雜念,心如止水,方能發(fā)揮出其最大威力?!?/p>
楓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多謝大師教誨,我明白了?!?/p>
此后,楓每日清晨來到寺廟的后山,對著初升的朝陽冥想。在冥想中,他摒棄雜念,讓自己的心境如同平靜的湖水,沒有一絲波瀾。他感受著山間的清風拂過臉頰,聆聽著鳥兒的鳴叫聲,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和磨練,他對御劍術的理解越來越深刻。終于,在一次全力施展中,楓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身形如同飛燕般輕盈,寶劍帶著他在山谷間自由穿梭,速度之快,宛如一道流光。御劍術已然進階,御劍飛行大成。他在空中飛行時,仿佛能感受到風的擁抱,每一次揮動寶劍,都能引發(fā)周圍氣流的劇烈波動,發(fā)出“呼呼”的聲響。
而崔道人,在舍神寺廟中與住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主持精通佛法與哲理,他的話語如同智慧的明燈,照亮了崔道人內(nèi)心的迷茫。
崔道人恭敬地問主持:“主持大師,我修行道法多年,卻總覺難以突破,還望大師能為我解惑?!?/p>
主持微笑著說:“道法與佛法,雖形式不同,但本質相通。佛法講究慈悲為懷、因果循環(huán),道法亦應順應自然、心懷蒼生。施主不妨從這方面思考。”
崔道人陷入沉思,片刻后說道:“大師的意思是,我不應只專注于法術的修煉,更應注重內(nèi)心的修養(yǎng)?”
主持點頭:“正是如此。當你心懷天下,順應自然規(guī)律,道法自然會有精進?!?/p>
在與住持交流后的日子里,崔道人每日在寺廟的后山冥想悟道。他觀察著山間的風云變幻,看那白云在天空中飄蕩,時而如般柔軟,時而如駿馬奔騰般壯闊;他感受著草木生長的力量,從一顆小小的種子破土而出,到長成參天大樹,每一個生命的奇跡都讓他對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終于,他的道法大進。以往施展道法時,他更多地依賴于咒語與手勢,如今,他只需心意一動,道法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施展。例如,在一次演示中,他無需繁瑣的咒語,只是輕輕揮手,便有一道金色的光芒如長虹般射出,光芒中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威力較以往更勝數(shù)倍。光芒所過之處,山石崩裂,樹木傾倒,展現(xiàn)出驚人的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