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伸手就搶沈知意的布包,里面的繡線撒了一地。
“這是我要換米的錢。
”
沈知意把布包護(hù)在懷里,“石頭念書該花錢,但不能搶我的血汗錢。
”
李氏愣住了——這丫頭以前總是怯生生的,從沒敢跟她頂過嘴。
沈老實(shí)從里屋出來,嘆著氣把李氏拉走:“讓她去吧,總歸是條活路。
”
沈知意把繡活挪到布莊后院的小柴房。
白天剪線頭,晚上就著月光繡花。
布莊的繡娘張媽見她辛苦,偷偷教她盤金繡的技法:“這法子省力氣,繡出來還亮堂。
”
張媽年輕時在蘇州繡坊待過,見沈知意的紋樣新奇,總?cè)滩蛔《嘀更c(diǎn)幾句。
“你這花樣不一般。
”
張媽摸著棉布上的纏枝蓮,“像畫兒里走出來的,又比畫兒鮮活。
”
沈知意笑了——這些都是她在現(xiàn)代設(shè)計(jì)的改良紋樣,融合了西式的立體剪裁理念,比傳統(tǒng)紋樣更貼合人體曲線。
她突然想起個主意:“張媽,咱們能不能自己做衣裳賣?”
張媽搖搖頭:“哪有本錢?租個鋪?zhàn)泳鸵鍍摄y子。
”
沈知意沒氣餒。
她把繡好的披風(fēng)交給掌柜,除了工錢,又多要了幾尺leftover的綢緞。
夜里在柴房裁剪,用張媽教的古法縫制,再綴上自己繡的盤扣。
三天后,一件月白色的褙子新鮮出爐,領(lǐng)口繡著半朵玉蘭,行走時像玉蘭花在衣襟上慢慢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