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五十分,鬧鐘還沒響,秀蘭就睜開了眼睛。她輕手輕腳地起身,生怕驚醒了身旁的老九。
借著窗外微弱的月光,她看著丈夫熟睡的面容——那張被海風吹得黝黑的臉,眼角已經(jīng)爬上了細紋,但此刻卻像個孩子一樣安詳。
秀蘭輕輕嘆了口氣,披上外套,躡手躡腳地走出臥室。經(jīng)過女兒曉雯的房間時,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門縫里透出一線燈光。推開門,看見曉雯已經(jīng)穿戴整齊,正在整理書包。
"媽,我?guī)湍惆溩印?曉雯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
秀蘭心頭一熱:"怎么起這么早?今天不是周末嗎?"
"爸要出海了,我想多陪陪他。"曉雯的聲音輕得像羽毛,卻重重地落在秀蘭心上。
廚房里,母女倆默契地分工合作。秀蘭從冰箱里取出昨晚和好的面團,曉雯則開始洗韭菜。水龍頭的水嘩嘩作響,秀蘭壓低聲音說:"小點聲,讓你爸多睡會兒。"
"知道啦。"曉雯調(diào)皮地眨眨眼,把水關(guān)小了些。
面團在秀蘭手中變得柔軟而有韌性,她熟練地揉捏著,搟成薄薄的圓皮。曉雯把切碎的韭菜和炒好的雞蛋拌在一起,加入鹽和香油,香氣立刻彌漫了整個廚房。
"媽,爸這次要去多久???"曉雯一邊包餃子一邊問,手指靈巧地捏出漂亮的花邊。
"一個半月吧,說是要去東經(jīng)125度那片海域。"秀蘭手上的動作沒停,"這次是跟海豐號一起,船大,安全。"
曉雯點點頭,但秀蘭注意到女兒的眼圈有點紅。她沒說什么,只是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碼在蓋簾上。
四點二十分,水開了。秀蘭把餃子下鍋,白色的水汽騰起,模糊了她的面容。這時,老九揉著眼睛走進廚房:"香啊,老遠就聞到了。"
"快去洗臉,馬上就能吃了。"秀蘭頭也不回地說,聲音里帶著笑意。
老九洗漱完畢,一家三口圍坐在餐桌旁。熱騰騰的餃子冒著香氣,老九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蘸了點醋,一口咬下去:"嗯!還是秀蘭包的餃子最好吃!"
"慢點,別燙著。"秀蘭嗔怪道,又給丈夫碗里添了幾個。
曉雯小口吃著餃子,時不時抬頭看父親一眼。老九注意到了,笑著問:"閨女,怎么了?"
"爸,你在外面一定小心。"曉雯的聲音有些哽咽,"聽說那片海域最近有臺風。"
老九哈哈大笑,伸手揉了揉女兒的頭發(fā):"放心,你爸我命硬著呢!再說了,魯膠號是新船,設(shè)備先進,天氣預報隨時能收到。"
秀蘭沒說話,只是默默地把腌好的小黃瓜推到老九面前。這是老九最愛吃的下飯菜,每次出海前她都會準備一些。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一家人出發(fā)去碼頭。老九背著鼓鼓囊囊的行李包,里面裝著秀蘭準備的換洗衣物、常用藥品和他愛吃的辣椒醬。曉雯拎著保溫桶,里面裝著剩下的餃子,讓父親帶到船上吃。
清晨的漁村安靜而美麗,空氣中彌漫著海水的咸味和路邊野花的清香。偶爾有早起的鄰居向他們打招呼:"老九,又要出海啦?"
"是啊,這次跑遠點!"老九爽朗地回應。
碼頭已經(jīng)熱鬧起來,幾艘漁船停靠在岸邊,船員們忙著做最后的準備工作。"海豐號"是其中最大的一艘,銀灰色的船身在晨光中閃閃發(fā)亮。
秀蘭把一個小布包塞進老九手里:"帶著,別弄丟了。"
老九打開一看,是一個繡著蓮花圖案的平安符,去年他們一起去普陀山求的。他鄭重地把它放進貼身的襯衣口袋:"放心,我會一直帶著。"
突然,老九像是想起了什么,從懷里掏出一個小盒子:"給,你上次說想要個銀鐲子。"
秀蘭驚訝地接過盒子,打開一看,里面是一個光面的銀鐲子,在晨光下閃著柔和的光。她眼圈一下子紅了:"又亂花錢!咱們剛蓋完新房。。。"
老九笑著打斷她:"咱現(xiàn)在有新房了,也該給你買點好東西了。"他親手把鐲子戴在妻子手腕上,"等我回來,再給你買個金的。"
秀蘭摸著鐲子,想說些什么,卻只是輕輕捶了丈夫一下。曉雯在一旁偷笑,被母親瞪了一眼。
"海豐號"的汽笛聲響起,這是準備出發(fā)的信號。老九拎起行李,大步走上舷梯。在甲板上,他轉(zhuǎn)過身,用力向妻女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