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總掃視一圈,“大家暢所欲言?!?/p>
服務中心六主任率先舉手:“各分廠反饋,設備維修后的售后服務不夠及時,影響了生產進度。我們希望工程部能優(yōu)化維修流程,縮短響應時間?!?/p>
陳部長面露難色:“不是我們不想快,實在是技術人員人手不足。最近新設備安裝任務重,大家都在連軸轉?!?/p>
逄部長接口道:“生產任務也不能耽誤,這確實是個矛盾。要不考慮招聘一些技術人員?”
“招聘需要時間,而且新員工還得培訓?!?/p>
文總沉思片刻,“這樣,先從各分廠抽調部分熟練工人,由工程部組織短期培訓,協(xié)助處理一些簡單的維修工作,緩解燃眉之急。”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接著,物資部提出倉庫空間不足的問題,財務部反映部分分廠報銷流程不規(guī)范,辦公室則抱怨會議太多影響工作效率……
每個問題都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會議室里的氣氛愈發(fā)緊張。
我一邊聽著,一邊驚嘆于這些高層管理者的思維敏捷和決策能力。他們總能在復雜的矛盾中找到平衡點,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最后,說說本周的工作進展情況?!?/p>
武總看了看表,“時間有限,大家挑重點說?!?/p>
各部門負責人依次匯報,從生產進度到項目推進,從成本控制到人員管理,每一個數(shù)據、每一項成果都凝聚著無數(shù)的努力。當聽到公司本年供暖面積量同比增長
15%
時,會議室里響起了短暫的掌聲。
“總的來說,本周工作有成績,也有不足?!?/p>
武總總結道,“各部門要對存在的問題抓緊落實整改,辦公室負責跟蹤進度,下周例會上匯報。
另外,市場部傳來好消息,我們有望拿下一個大合同,這對生產能力是個考驗,大家要提前做好準備?!?/p>
會議結束時,時針已經指向中午十一點。楊主任收拾著記錄,承諾下午就把會議紀要整理好發(fā)給董事長和總經理。我隨著人流走出會議室,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身上,暖意驅散了些許緊張。
這場長達二個小時的例會,讓我看到了公司高層對生產運營的重視,也感受到了各部門之間緊密的協(xié)作與激烈的碰撞。
作為一個基層員工,能參與這樣的會議,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認可,更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我暗暗下定決心,要把在會議中學到的思路和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公司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回工位的路上,手機震動起來,是楊主任發(fā)來的消息,提醒我把部門的相關資料補充完整后發(fā)給她。
我回復了一個
“好”
字,嘴角不自覺地揚起。或許,這只是一個開始,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次的參與,期待在這個舞臺上,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