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至
36°30′、東經(jīng)
119°37′至
120°12′的坐標(biāo)像一枚溫潤的玉印,輕輕蓋在齊魯大地的東南隅,圈定了膠州這方水土的輪廓。
112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不算遼闊,卻像塊被精心打磨的璞玉,東西
54
公里的橫距里,能從膠萊平原的麥浪走到大沽河的灘涂,南北
54。3
公里的縱距間,可從西南丘陵的果園踱至東北洼地的稻田,每一寸土地都在陽光與風(fēng)雨里舒展著呼吸。
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像位俯身哺乳的母親,將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的起伏化作溫柔的臂彎。
站在艾山的烽火臺上遠(yuǎn)眺,能看見丘陵的褶皺里藏著熟透的蘋果,像撒了滿地的紅燈籠;往下走,坡地漸緩處是成片的葡萄園,藤架在風(fēng)里搖晃,紫瑩瑩的果實墜得枝條彎彎,仿佛掛著一串串濃縮的晚霞;
再往東北去,平原鋪開如綠毯,春有小麥拔節(jié)的脆響,秋有玉米抽穗的微醺,田埂上的野花順著地勢一路鋪向天際。
而五大河流,正是這方水土跳動的血脈。
大沽河自西南而來,像條銀絲帶繞著膠城蜿蜒,兩岸的楊樹林在風(fēng)里沙沙作響,倒映在水里成了流動的翡翠;
膠萊河橫亙東西,河面寬闊如鏡,商船駛過帶起的漣漪,會驚起蘆葦叢里的白鷺,翅尖劃過水面,留下細(xì)碎的銀光;
還有墨水河、洋河、九曲河,或湍急或舒緩,在田野間織成水網(wǎng),灌溉著萬畝良田,也滋養(yǎng)著河畔的村落
——
清晨的河邊總有浣衣的婦人,木槌敲打衣裳的聲響混著河水叮咚,成了膠州最古老的晨曲。
這方被經(jīng)緯線框定的土地,在高低起伏的地勢里,在河流的纏繞中,藏著大自然最細(xì)膩的偏愛。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