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岔村
1
公里處的牧馬城遺址,呈方形的城墻,默默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在醫(yī)學領域,堵仲陶的《堵氏家藏女科》《女科經(jīng)論》,是膠州人對醫(yī)學的貢獻,為婦科診療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驗;
在體育領域,明清武舉人、民國武林高手,還有王建國制作的艦船模型
6
次獲國際和國家比賽獎項,展現(xiàn)了膠州人在體育與科技領域的才華;
在戲曲領域,1920
年膠縣始建茂腔戲班,茂腔的婉轉(zhuǎn)唱腔,成了膠州人閑暇時的精神慰藉。
膠州的姓氏文化,也藏著歲月的痕跡。明洪武至永樂年間,先后有從云南、山西等地的移民遷居膠州,帶來了不同的姓氏。
1985
年,膠州有
463
個姓氏,其中復姓
3
個(東野、顓孫、澹臺),萬人以上姓氏
13
個(王、劉、張、李、趙、孫、高、宋、周、姜、楊、陳、韓),五千人以上姓氏
12
個(于、馬、郭、徐、冷、崔、朱、杜、薛、吳、魏、鄭),不同的姓氏在膠州扎根,融合成了多元的文化。
1988
年
5
月
1
日,膠州市政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