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深秋,征兵的鑼鼓敲碎了小山村的寧靜。五哥王文友站在生產(chǎn)隊曬谷場的報名處,十七歲的他身高勉強夠到一米六五,單薄的身形在一眾壯小伙中毫不起眼。
有人低聲議論:"這娃從小就受卡打,風都能吹倒,當兵怕是扛不住槍。"
他攥緊報名表的手指微微發(fā)白,指甲在粗糙的紙張上留下月牙形的壓痕,就像他暗暗刻在心底的誓言。
新兵連的晨霧還未散盡,五哥已經(jīng)在跑道上跑了第三圈。北方悶熱的空氣裹著潮濕,像無數(shù)細小的冰針鉆進衣領。當其他新兵還在打哈欠時,他主動幫炊事班挑水劈柴,雙手很快磨出了血泡,又結(jié)成厚厚的繭子。
隊列訓練時,他的腰板總是挺得最直,汗水順著帽檐滴落,在胸前的領章上暈開深色的痕跡,仿佛在書寫成長的印記。
一次戰(zhàn)術訓練中,五哥為了突破自己的成績,在布滿碎石的地面反復翻滾。迷彩服被磨得破爛,膝蓋滲出的血染紅了沙土,他卻咬著牙繼續(xù)前進。
班長看著這個倔強的新兵,眼里閃過一絲贊賞:"王文友,你小子有種!"
這句話如同春日的暖陽,照進他一直自卑的內(nèi)心,讓他更加堅定了要證明自己的決心。
1985
年,五哥隨部隊奔赴前線。作為炮兵衛(wèi)生員,他在后方同樣面臨著危險。一次敵人的空襲中,他不顧彈片橫飛,沖進臨時搭建的醫(yī)療帳篷,將一名重傷員背到安全地帶。
爆炸產(chǎn)生的氣浪掀翻了帳篷,碎石劃破了他的臉頰,鮮血模糊了視線,但他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這次英勇的表現(xiàn),讓他火線入黨,胸前的黨徽在硝煙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從前線歸來后,五哥被調(diào)到部隊制藥廠工作。在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
小賣部的售貨員李曉梅。
那天,他去買生活用品,李曉梅遞給他一包針線,笑著說:"看你衣服破了,補補吧。"
溫柔的話語像三月的春風,拂過他緊繃的心弦。此后,他總會找各種理由去小賣部,貨架上的搪瓷缸、毛巾都見證了他們?nèi)諠u深厚的感情。
李曉梅的父親是部隊汽車連的老連長,轉(zhuǎn)業(yè)后在民政局擔任領導。第一次見面時,五哥緊張得手心冒汗,卻依然保持著軍人的挺拔身姿。
老連長看著眼前這個眼神堅定、舉止穩(wěn)重的年輕人,微微點頭:"聽說你在前線立過功?"
五哥立正回答:"報告首長,這是我應該做的!"
老連長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股子拼勁!"
婚后,五哥在工作中展現(xiàn)出卓越的能力。制藥廠的設備出現(xiàn)故障,他連續(xù)三天三夜泡在車間,查閱資料、請教專家,終于找到解決辦法。
他主導改進的生產(chǎn)流程,讓藥品合格率大幅提升,廠里的老師傅們都豎起大拇指:"小王真是好樣的!"
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他很快升任制藥廠負責人。
李曉梅也在丈夫的支持下,通過考試進入民政局工作。夫妻倆一個守護著軍民的健康,一個服務著百姓的生活,成為當?shù)厝丝谥械哪7斗蚱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