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寂靜的夜晚,冰冷的月光如霜般灑在我家的小院里,屋內(nèi)彌漫著壓抑而沉重的氣息。
我的娘,一位堅強的母親,獨自坐在昏暗的燈光下,淚水無聲地滑落。
就在不久前,這個家的頂梁柱
——
我們的爹,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們,留下了這一大家子,在生活的狂風(fēng)暴雨中搖搖欲墜。
娘緊握著爹的舊物,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從這一刻起,生活的重?fù)?dān)將無情地壓在自己和孩子們稚嫩的肩膀上。
第二天清晨,陽光艱難地穿透厚重的云層,灑在這個飽經(jīng)滄桑的家庭。
娘早早地起了床,簡單洗漱后,便將孩子們召集到了一起。
她目光堅定,卻又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開口說道:“孩子們,你們爹走了,可咱們這個家不能散!
從今天起,每個人都得扛起自己的責(zé)任,齊心協(xié)力,把這個家撐起來!記住,只要咱們團(tuán)結(jié)一心,沒有什么困難能打倒咱們!”
孩子們紛紛點頭,稚嫩的臉上寫滿了堅毅。
大哥王文勤,作為家中的長子,率先承擔(dān)起了改變家庭命運的重任
初中畢業(yè)后,他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鹽場工作中。
那鹽場,宛如一片熾熱的煉獄,烈日高懸,仿佛要將大地烤化,鹽田反射著刺目的光芒,讓人睜不開眼。大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簡單吃過早飯后,便匆匆奔赴鹽場。
在鹽場,大哥的工作是筑壩圍鹽。他背負(fù)著沉重的泥袋,一步一步艱難地在泥濘中前行。
每一袋泥都仿佛有千斤重,壓得他的脊背微微彎曲。
汗水如決堤的洪水,不停地從他的額頭、臉頰滾落,濕透了他的衣衫。
鹽分在衣服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跡,宛如歲月的刻痕。
盡管工作如此艱辛,但每當(dāng)大哥將泥袋穩(wěn)穩(wěn)地放置在壩上,他的心中便燃起對未來的希望。他想著,只要自己多努力一分,就能為家里多掙些錢,改善家人的生活。
有一次,鹽場遭遇了罕見的暴雨襲擊。雨水如注,鹽田瞬間被淹沒,鹽壩也岌岌可危。
大哥毫不猶豫地沖進(jìn)雨中,和工友們一起搶險救災(zāi)。他在齊腰深的水中穿梭,搬運沙袋,加固鹽壩。冰冷的雨水打在他的臉上,刺痛無比,但他絲毫沒有退縮。
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奮戰(zhàn),鹽壩終于保住了,而大哥卻累得癱倒在地上。
二哥王文儉,因為家庭的困境,沒機會上學(xué),從小就在生產(chǎn)隊里推起了小車。
田間的小路崎嶇不平,布滿了坑洼和石子,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但二哥毫不畏懼,他弓著身子,雙手緊緊握住車把,奮力推動那滿載貨物的小車。
他的手臂青筋暴起,肌肉緊繃,每一步都邁得堅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