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老師突然叫我到黑板前默寫生字,粉筆在粗糙的黑板上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像春蠶啃食桑葉。當(dāng)我流暢地寫完所有字詞,老師驚訝的目光讓我手足無措。
“你在家是不是經(jīng)常看書?”
老師摸著我的頭問。我低著頭,不敢說話,因為我知道,那些認(rèn)識的字,都是在田間地頭,趁著干活的間隙,跟著哥哥姐姐們學(xué)的。
那些在泥土里度過的時光,早已將文字的種子播撒在我的腦海,在不經(jīng)意間生根發(fā)芽。
寒暑假對我來說,不過是換個地方干活。書包往墻角一丟,便跟著五哥去摟草。他教我用自制的草耙:兩根長短不一的方木條上鉆滿整齊的孔,硬鐵條彎成鉤狀插進去,再綁上長木棍。
初次使用時,鐵鉤總卡在草根里,震得虎口發(fā)麻。
“使巧勁,別硬拽!”
五哥示范著,他的手掌布滿老繭,動作卻行云流水,耙過之處,碎草像被馴服的羊群般乖乖聚攏,“這草耙就像咱的手,用順了就知道輕重。”
我咬著牙繼續(xù)練習(xí),汗水滴在泥土里,很快就被太陽蒸發(fā)。
我終于能獨自出門拾草。清晨的露水打濕褲腳,涼意順著小腿往上爬,如同生活的寒意,雖冷,卻也清醒。我和同村小伙伴們穿梭在玉米地、田埂、溝崖間,像一群覓食的麻雀。大家比賽誰拾的草多,笑聲驚飛了草窠里的野兔。
有次暴雨突至,我們抱著草筐在破廟里躲雨,看著雨水順著瓦縫滴落在地上,砸出一個個小坑,就像生活給我們的考驗,雖小,卻也深刻?!暗扔晖A?,咱把草曬一曬還能用。”
小伙伴阿強樂觀地說。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生活中的困難就像這雨水,再大也總會有停歇的時候。
還有一個冬天,我和五哥拖著草耙往坡上走。北風(fēng)卷著枯葉打在臉上,像無數(shù)細(xì)小的針。鐵耙在碎石路上拖出刺耳的聲響,混著我們粗重的喘息。當(dāng)草筐裝滿時,夕陽正把天際染成血色。
“歇會兒吧?!?/p>
五哥靠著樹坐下,從懷里掏出個凍得硬邦邦的紅薯,掰了一半遞給我,“吃吧,暖和暖和?!?/p>
我咬了一口,冰涼的紅薯在嘴里慢慢化開,卻有一股甜意在心頭蔓延。
五哥把草繩捆得緊實,扁擔(dān)壓在肩上的瞬間,我看見他后頸暴起的青筋,像蜿蜒的溪流,訴說著生活的艱辛。
“等咱把這些草賣了,就能換鹽和煤油了?!?/p>
五哥望著遠(yuǎn)方說,眼里閃爍著希望的光芒。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些在泥土里度過的日子,雖然辛苦,卻也充滿了希望。
那些年,我們的手掌被竹簍磨出繭子,腳底沾滿泥土,卻在與生活的搏斗中學(xué)會了堅韌。每當(dāng)夜幕降臨,躺在炕上,聽著窗外呼嘯的風(fēng)聲,想著白天的收獲,心中便涌起一股自豪。
這些在泥土里生長的童年記憶,如同陳釀的美酒,雖有苦澀,卻也醇香,成為我們面對未來挑戰(zhàn)的底氣。它們深深扎根在我的生命里,讓我懂得,越是艱難的歲月,越能綻放出堅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