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齒輪轉(zhuǎn)得再急,生活的擔(dān)子壓得再沉,我筆尖的星火也從未熄滅。
那些被會議切割成碎片的午后,被報表浸得發(fā)漲的深夜,只要指尖觸到鍵盤的溫度,或是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響起,所有的喧囂便會自動退潮。
閑來無事時,寫作是最妥帖的陪伴。
它像一把細(xì)密的篩子,幫我過濾掉日子里的浮躁與碎屑
——
白天和客戶爭執(zhí)時沒說清的邏輯,地鐵里一閃而過的念頭,甚至是對某句廢話的突然頓悟,都能在文字里被反復(fù)敲打、淬煉,最終沉淀成自己看得懂的通透。
這哪里是簡單的記錄?分明是把散落的紙跡一片片撿起來,重新拼貼成更清晰的模樣。
而當(dāng)無聊像藤蔓般纏上來時,寫作又是最自由的出口。
不必遷就誰的情緒,不用遵循什么規(guī)則,大可以讓思緒在紙頁上橫沖直撞:
讓昨天的雨落在明天的屋檐上,讓陌生人的嘆息和自己的心跳同頻,讓那些說不出口的遺憾,在故事里換一種結(jié)局。
旁人看來是消磨時間,于我而言,卻是在空白里種滿花草,讓每一段看似虛度的光陰,都長出獨(dú)屬于自己的紋路。
畢竟,這世間最珍貴的,從來不是被塞滿的日程表,而是在兵荒馬亂里,依然愿意為自己留一方天地的固執(zhí)。
寫作于我,是對抗粗糙生活的細(xì)膩武器,是給疲憊靈魂的溫柔回信
——
那些落在紙上的字,終會變成照亮自己的光,也會在時光里,悄悄長成獨(dú)屬于我的模樣。就隨便寫了幾首:
《石老人》
寧死不回頭
寧枯不上岸
一個動人的傳說
在沙灘上傳播
不怕海水的侵蝕
不怕海風(fēng)的摧殘
不知站了幾千年
額頭長出了青苔
對女兒的期盼
對女兒的期望
被歲月雕刻成一座塑像
令世人緬懷
《有一個人》
在中國
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