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自招遠阜山發(fā)源,一路蜿蜒穿過招遠、棲霞等九縣市,179
公里的流程里,裹挾著山野的清冽與平原的溫潤,最終在營房東營鹽場匯入大海,是膠州人心中當之無愧的
“母親河”;
膠萊河則帶著元代的印記,1280
年秋,元世祖為南糧北調(diào)開鑿此河,1282
年通航時,30
公里的河道上曾帆影如梭,如今仍靜靜流淌在膠州大地;
膠河從膠南縣六旺鄉(xiāng)魯山而來,100
公里的路程里,滋養(yǎng)著里岔、鋪集的田野,也倒映著
“膠河澄月”
的千年月色;
墨水河古稱奴水,48
公里的河道發(fā)源于南郊夼集鄉(xiāng),曾見證過無數(shù)晨昏的炊煙;
洋河則像兩條手臂,南源膠南呂家、西源里岔陡嶺前,在張應(yīng)洋河崖交匯,31
公里的流程里,浸潤著
6
處鄉(xiāng)鎮(zhèn)的沃土。
還有穿城而過的云溪河,17
公里的長度雖短,卻載著膠州人的日常,從北關(guān)谷家廟村北出發(fā),穿過膠濟鐵路,最終匯入大沽河,河水里飄著的,是老城的煙火氣。
229。3
米的最高海拔,向東北緩緩降至
3
米,這樣的地勢里藏著膠州宜人的氣候。
它坐落在南溫帶亞濕潤氣候區(qū),東亞季風帶來四季分明的景致:東南風常來,西北風偶至,最強時曾達
24
米每秒,吹過高高的白楊樹,也吹過河邊的蘆葦蕩。
這片土地上,還藏著億萬年的秘密:張應(yīng)鎮(zhèn)高山溝村西的原角龍科化石、大型恐龍蛋化石,西祝村鄉(xiāng)宋家莊的古菱齒象頭骨化石,訴說著遠古時代這里的生機;
棕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鹽土五種土壤,孕育著不同的作物;膨潤土、沸石、重晶石等礦產(chǎn),是大地給予膠州的寶藏。
1981
年查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