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黃河入海的終極模樣,是文字無法完全描繪的震撼,是唯有親身體驗(yàn)才能讀懂的壯美。
我在了望塔上站穩(wěn)腳跟,下意識地握緊了欄桿,目光緊緊鎖定遠(yuǎn)方的河面,連呼吸都不自覺地放輕,生怕驚擾了這場大自然的盛大相遇。
視線盡頭,滾滾黃河水裹挾著千萬里奔涌而來的力量,像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黃龍
——
它的
“身軀”
是濃得化不開的渾黃,水面上翻涌的浪花如同龍鱗般閃爍,時而卷起幾米高的浪頭,時而又重重落下,發(fā)出
“轟隆隆”
的聲響,仿佛巨龍?jiān)诘吐暸叵?/p>
這條
“黃龍”
沒有絲毫遲疑,搖頭擺尾地朝著大海的方向奔騰而下,那股一往無前的氣勢,讓人看得心潮澎湃。
就在
“黃龍”
的前端即將觸碰海面的瞬間,原本湛藍(lán)得如同一塊寶石、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的海面,像是被按下了
“喚醒鍵”,立時卷起層層波濤。
海浪朝著黃河水的方向涌去,與黃河的浪頭相撞、疊加,在波峰浪谷之間,兩種截然不同的色彩開始激烈又和諧地交融
。
黃河的渾黃帶著大地的厚重,大海的碧藍(lán)透著天空的澄澈,它們在交界處形成一道清晰的界線,黃是黃,藍(lán)是藍(lán),涇渭分明,卻又在偶爾的碰撞中暈染出淡淡的綠、淺淺的橙,像是有人用巨大的畫筆在海面肆意揮灑。
于是我寫下了:
河口調(diào)色盤
大地把積攢半生的黃
全倒在這里
——
是黃土塬的褶皺碾過河床
是千萬粒塵埃抱著月光趕路
最終在入海口站定
像一群不愿散場的故人
而海捧著整片天空的藍(lán)來接
澄澈得能看見云的倒影